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召赴京师别豫章·其二》
《召赴京师别豫章·其二》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五年三复被纶音,倚注唯专感激深。

充国岂疏屯塞策,马周终许报君心。

风云际会成今古,日月昭融实鉴临。

历历楚山遥在目,壮歌明发大江浔。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召赴京师别豫章(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被召回京城时对豫章(今江西南昌)的深情告别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五年三复被纶音,倚注唯专感激深”描绘了诗人五年间多次接到朝廷诏令,每次都是专心致志,内心充满感激之情。这里通过“五年三复”和“纶音”(指皇帝的诏令),展现了诗人对朝廷召唤的重视与忠诚。

颔联“充国岂疏屯塞策,马周终许报君心”运用典故,以充国和马周为喻。充国是汉代名将,曾提出屯田戍边之策;马周则是唐代著名谏臣,最终得到唐太宗的重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未像充国那样提出具体策略,但相信自己最终能像马周一样,得到君主的信任与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颈联“风云际会成今古,日月昭融实鉴临”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风云际会象征着机遇与变化,日月昭融则寓意光明与洞察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历史的进程和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偶然与必然,而他坚信自己能够把握时机,实现自我价值。

尾联“历历楚山遥在目,壮歌明发大江浔”描绘了诗人离开豫章时的情景。楚山(可能是指豫章附近的山脉)在远方清晰可见,诗人唱着壮丽的歌曲,面对即将启程的大江浔(可能指赣江入海口)。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豫章的不舍之情,也展现了他面对离别时的豪迈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召唤的感激、对未来仕途的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送陈益之架阁

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重而宽平。

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疏林茂麓窈窕而敷荣。

桢干盍亦烦绳墨,滋味何如馀典则。

吾宗受才万人敌,排空所向无遗力。

亲丧三年面漆黑,交情一语千金璧。

明朝不爨鼾撼壁,裘马借人无德色。

作掾闽山可踪迹,拟将秉秆空螟?。

相君有令民未得,勿问堂高若干尺。

春江瀰渺风张席,欲言江水何终极。

贫贱相依鬓毛白,吾可雷同名送客,浩歌未放情弥激。

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

(0)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其三

历官如历阶,越等多所伤。

柰何坳堂水,持绠万丈长。

谁无斯世方,乃此抽手旁。

永夜泪不禁,仲尼故皇皇。

又闻虽小鲁,乘田问牛羊。

(0)

村居二首·其一

业已将身落耦耕,时于观物悟浮生。

择栖未定鸟离立,避碍已通鱼并行。

野老窥巢占太岁,牧儿敲角报残更。

绝胜倚市看邮置,客至还无菜甲羹。

(0)

己未生朝谢莘叟兄送梅·其二

莫笑栽培日月迟,待看老干及孙枝。

天将臈去春回首,人与花同雪满颐。

万里陇头空故迹,孤山篱落但馀基。

至今佳句无人继,谁与招魂著楚辞。

(0)

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其一

空阶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

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

(0)

沈仲一送菊自言封殖之劳欲得诗为报为赋三绝·其三

愁乾手自搭连筒,苦雨丁丁杙小篷。

乞得花开急催客,明朝恐已著霜红。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