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阶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
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
空阶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
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画面。"空阶琤若下琅玕",以空寂的台阶上仿佛听见琅玕般的玉石相击声,形象地刻画出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清脆声音,暗示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全楚何人巧耐寒",诗人赞美竹子来自楚地,赞美其在严寒中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如同楚地的能工巧匠般耐得住寒冷。
接下来的两句"谁伴八龙长傲雪,萧然一榻卧袁安",将竹子比喻为八条龙,象征其挺拔的姿态和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寒冬也能傲然独立。"袁安"是东汉时期的贤士,此处借以表达竹子的高洁品格,如同袁安那样清贫而自守。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和对高尚节操的赞美。
朋侪久拘检,偶此陟翠微。
凌波渡野航,踏云扣小扉。
林霜变纹缬,拗月湛珠玑。
古寺半莓苔,空堂尽蛜蝛。
持钵乞朝暮,残僧犹未归。
清歌振冥杳,善响声转希。
倦馀枕木榻,虑静鸥不飞。
我亦嘿不语,趺坐观天机。
幽芳艳岩菊,暝色漏晴晖。
趁行戏拍肩,扶醉争牵衣。
邓林荫千里,飞栖偶相依。
无人识幽趣,再鼓黄金徽。
都尉出塞北,全军战浚稽。
喊声春霆震,杀气阴云低。
单于不相识,借问将军谁。
将军本将种,氏族派陇西。
天明鼓音死,剑斩军士妻。
尘沙昏白日,道路东西迷。
马蹄去不返,边草空萋萋。
高堂视白发,到死长悲啼。
归期日复日,老病天一涯。
可怜龙门翁,空作无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