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霄有好言,喜我润孙贤。
公艺百忍字,吾且至千焉。
鸿炉煅顽铁,千炼千精坚。
自兹化有容,习惯成自然。
犹闻忍禅师,引虫齧其肩。
忘己不有身,何物横吾前。
镵石告后裔,遵此无尤愆。
昨霄有好言,喜我润孙贤。
公艺百忍字,吾且至千焉。
鸿炉煅顽铁,千炼千精坚。
自兹化有容,习惯成自然。
犹闻忍禅师,引虫齧其肩。
忘己不有身,何物横吾前。
镵石告后裔,遵此无尤愆。
这首诗由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名为《千忍亭诗书付孙润先刻石》。诗中以“千忍亭”为背景,通过比喻和故事,表达了对子孙传承美德、忍让精神的期许与教诲。
首句“昨霄有好言”,寓意着昨日的教诲如同良言,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接着,“喜我润孙贤”则表达了对子孙的赞赏与期待,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家族的优秀品质。
“公艺百忍字,吾且至千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忍让的重要性,暗示子孙应具备极高的忍耐力。接下来的“鸿炉煅顽铁,千炼千精坚”将忍让比作锻造钢铁的过程,经过无数次的磨砺,最终变得坚韧无比,以此鼓励子孙在面对困难时,要坚韧不拔。
“自兹化有容,习惯成自然”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忍让的精神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最后,“犹闻忍禅师,引虫齧其肩。忘己不有身,何物横吾前”引用忍禅师的故事,进一步强调忘我、无私的重要性,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前进的步伐。
“镵石告后裔,遵此无尤愆”则是对子孙的嘱托,希望他们铭记这些教诲,并将其作为行为准则,避免犯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寓言故事,深刻地传达了忍让、无私、坚韧等美德的价值,以及对后人的期望与指导。
碧秋夜色。照翠螺六六,离思凄寂。
银烛无情,如水华堂,梦魂来处偏隔。
黄昏有个人难睡,问渡否、牵牛消息。
最可怜、淡月濛濛,那角绣鞋曾立。
惆怅朱门已改,题诗都不见,尘黦纱槅。
一曲春阳,舞倦弓腰,画里青娥呼出。
少年射雀空憔悴,算只有、凤箫知得。
忆旧游、莫似巫峰,化作彩云无际。
缅繁华仙苑,构造精奇,道君曾驻。
玉洞瑶林,待灵真相语。
一夜金风,万花齐落,枉采江南树。
巧庇玲珑,斗残山骨,天亏难补。
五国城边,借羊为石,认雪成花,几多愁苦。
归梦无凭,怅东风虚度。
回首神京,似围弱水,渺蓬莱何处。
劫后惟留,残阳一抹,苍烟千缕。
寂寞扬雄与世疏,赖逢佳友慰穷居。
深沉智虑三冬学,磊落胸怀万卷书。
自古贤豪今日盛,看君才调几人如。
还朝好作登瀛客,闻说元臣荐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