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总无情,赢得诗人百感生。
今日东阑看梨雪,坡仙去后几清明。
花开花落总无情,赢得诗人百感生。
今日东阑看梨雪,坡仙去后几清明。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陆文圭所作,名为《清明》。诗中以“花开花落总无情”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世的悲欢离合相联系,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无常的主题。接着,“赢得诗人百感生”一句,点明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复杂情感,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今日东阑看梨雪”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洁白如雪的画面,诗人选择在清明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观赏梨花,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寄托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最后,“坡仙去后几清明”一句,暗指苏轼(坡仙)已逝,通过对比苏轼在世时的清明节与自己此时的感受,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生命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西风吹雨来,濯此青琅玕。
黄华媚幽独,秀色如可餐。
我居适在野,门庭已荒寒。
老屋四壁立,生涯堪鼻酸。
向来颇好饮,无日无杯盘。
而今废升斗,百忧何以宽。
惟取架上书,拭几支颐观。
伟哉圣贤旨,妙处言莫殚。
如渴遇新汲,醒然开肺肝。
因不求甚解,会心亦解颜。
茫茫百年中,毁誉非一端。
要知仁与义,多出贫贱间。
相逢勉为善,世路良独难。
谁能逐狂痴,凌竞趋险艰。
何以易此乐,此乐居之安。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
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
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飗。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
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
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鴳本同游。
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