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田畴似掌平,远山依约画难成。
天宽地大空明处,渐近稽山接帝城。
极目田畴似掌平,远山依约画难成。
天宽地大空明处,渐近稽山接帝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诸暨道中的所见景象。"极目田畴似掌平",诗人远望田野开阔平坦,一望无际,犹如手掌般平整,显示出农耕区的广阔和宁静。"远山依约画难成",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如同难以描摹的山水画卷,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朦胧美。
"天宽地大空明处",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天空的辽阔与大地的广大,空气清澈明亮,给人一种开阔舒畅的感觉。"渐近稽山接帝城",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接近了稽山,这座山脉仿佛与天边的帝都相接,暗示着旅程的目的地或文化中心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行进中的心境变化,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文历史的向往。
禅悦既无门,仙居在何所。
与渠无半面,一见相尔汝。
霓裳制未成,翩翩欲高举。
身如一羽轻,去天才尺许。
胡为造此境,问之不吾语。
正缘崆峒中,萧然无物贮。
香罗细葛端阳节,绛帐青衿少小时。
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
千年感旧慵开卷,一酌销忧强把卮。
蒲酒少年供母后,村南村北恣游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