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祚衰微鼎欲迁,梦惊营垒日回旋。
强臣驾驭无长策,追骑留连有宝鞭。
险捋虎须曾幸免,怒形蜂目亦徒然。
谁能杖箠平凶乱,千古荒城锁暮烟。
晋祚衰微鼎欲迁,梦惊营垒日回旋。
强臣驾驭无长策,追骑留连有宝鞭。
险捋虎须曾幸免,怒形蜂目亦徒然。
谁能杖箠平凶乱,千古荒城锁暮烟。
这首诗《玩鞭亭》由宋代诗人杨杰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权力斗争与命运转折的深刻思考。
首句“晋祚衰微鼎欲迁”,开篇即点明了背景,晋朝国运衰落,政权似乎即将更迭。接下来,“梦惊营垒日回旋”一句,以梦境象征现实的动荡不安,营垒象征着权力中心,日回旋则暗示局势反复无常,令人惊惧。
“强臣驾驭无长策,追骑留连有宝鞭”两句,揭示了权臣虽有手段,却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宝鞭象征着权势,但即使拥有强大的工具,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险捋虎须曾幸免,怒形蜂目亦徒然”进一步描述了权谋中的危险与无奈。捋虎须比喻冒险行事,幸免于难;蜂目形容愤怒的眼神,徒然表达了一种无效的努力。这两句反映了在权力斗争中,即使小心翼翼或愤怒不已,也往往无法改变结局。
最后,“谁能杖箠平凶乱,千古荒城锁暮烟”表达了对平定动乱、恢复秩序的渴望,同时也对历史的无奈和悲剧感怀。杖箠平凶乱,意味着需要强有力的手段来治理混乱,而千古荒城锁暮烟,则是对于历史变迁、文明兴衰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命运、历史变迁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深切向往。
岩脉交横簇乱峰,颠崖悬绝隐仙翁。
不须远看连天色,尽在吾人掌握中。
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
穷醋大、齐齐整整,岂无贷揭。
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
只留得、一管钝毛锥,一丸墨。初不是,丝绵帛。
又不是,茶盐铁。更有苏州破砚,兔园旧册。
一领征衣半尘土,两头箬笠几风雪。
问栏头、直得几多钱,从头说。
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
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
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
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
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