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箨冠》
《箨冠》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相期竹林下,相问竹皮冠。

况是萧萧鬓,华簪非所安。

端居崇朴素,危坐对檀栾。

唯有湘江上,三闾时一弹。

(0)
鉴赏

这首诗《箨冠》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于竹林生活的向往与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首句“相期竹林下”,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憧憬,希望与友人在竹林中相聚,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相问竹皮冠”则暗示了诗人对竹制品的喜爱,特别是竹皮制成的帽子,既实用又符合他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理念。

“况是萧萧鬓,华簪非所安”,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经历为背景,说明了年岁渐长,华美的装饰已不再适合,体现了他对朴素生活的认同和追求。这里的“萧萧鬓”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在人头上的痕迹,而“华簪非所安”则表明了他对于华丽装饰的淡然态度。

“端居崇朴素,危坐对檀栾”,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推崇。他选择静居,远离尘嚣,面对着竹林(檀栾),内心宁静,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和。

最后,“唯有湘江上,三闾时一弹”,借用屈原(三闾大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俗之中,但心系高洁,如同屈原一样,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坚守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生活的向往、对朴素生活的崇尚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夜同裕卿话旧

万里相逢日,那能不黯然。

移家当暮雪,行乞傍寒烟。

赋岂三都后,心犹五岳前。

向来溪水曲,频系子猷船。

(0)

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君不见放勋尧,千钟一饮常逍遥。

君不见重华舜,百觚一举受天命。

袗衣鼓琴二女果,多寿多男祝神圣。

谁云至禹衰帝德,旨酒千秋肇仪狄。

鄙哉巢父及许由,一瓢不保箕山头。

何似携将贮?醁,荡荡巍巍九州牧。

(0)

惟寅以书贶驰使潞河适媵人偶举一子走笔赋答

惊尘荡白日,羸马驰郊墟。

怅彼同心人,缅邈百里馀。

举头云中翮,有鸟衔尺书。

粲粲瑶华札,开缄照衡庐。

慰我加餐饭,问我何方居。

十口寄他乡,晨餐食无鱼。

芒鞋役款段,谁为供高车。

感此长太息,临风重踟蹰。

肮脏宇宙间,畸游抱琴书。

朱门盛先达,落落穷相如。

夙昔逢君侯,青骢曳华裾。

情亲四十载,胶漆垂桑榆。

缠绵国士念,涸辙频吹嘘。

岂忘木桃报,再拜惭庭除。

中闺夜得雄,旅抱偶一舒。

眷言骨肉友,卧起同徐于。

持此答芳讯,聊用当璚琚。颓然定一笑,为我掀?毹。

(0)

乙未秋邂逅梅生泰符把臂甚昵同观涛江上别去未几则闻生病且殆俄闻生竟不起矣余再入武林检敝箧得生手书屡纸不胜山阳邻笛之怆爰赋二言投宛溪之上以吊之·其一

梅生宛陵秀,负笈来钱塘。

啸咏湖山间,咳唾驰琳琅。

一朝玉树亭,睹我神飞扬。

十载胡先生,姓名狎词场。

慕子如渴饥,戚戚萦中肠。

龙门屹造天,怨彼一水长。

班荆倏成故,愿得升君堂。

嗟余蹇且拙,历落如桓郎。

将汝缱绻怀,永夕连匡床。

观涛大江涘,海若为徬徨。

眷眷执手言,晨风发河梁。

将无绮语累,念子毛发黄。

愿言保玉体,百岁遥相望。

(0)

家君北上半载不得问述怀

朝日照高台,清风被华池。

椿庭万里外,北望浮云飞。

岂不念行役,相携赴皇畿。

眷言高堂病,药石久告疲。

仰无令昆托,俯靡弱弟依。

以兹谢形役,息意掩荆扉。

朝掇南涧藻,夕采西山薇。

缅怀弹冠客,恻恻常抱饥。

天门九重辟,王路正逶迤。

轩车满京洛,鞍马如云驰。

穷年叫阊阖,当道饶狐狸。

积薪谅难守,岁暮空流离。

侧身起长望,涕泪沾裳衣。

(0)

别司马汪公八首·其五

老丑讵足嗟,百年迅飞霞。

念彼弇山堂,缅邈天一涯。

佳人逝安适,相望徒蒹葭。

怅焉念长别,中肠结如麻。

今我不为乐,日月忽已遐。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