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纵肯诏遗民,宣发萧萧已满巾。
美景昔时多乐事,丰年今日有饥人。
翻云覆雨怜轻薄,洗眼开怀任屈伸。
野鹤瘦躯驯鹿性,此时宁复绘麒麟。
公车纵肯诏遗民,宣发萧萧已满巾。
美景昔时多乐事,丰年今日有饥人。
翻云覆雨怜轻薄,洗眼开怀任屈伸。
野鹤瘦躯驯鹿性,此时宁复绘麒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首联“公车纵肯诏遗民,宣发萧萧已满巾”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朝廷未能妥善处理民生问题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无奈。颔联“美景昔时多乐事,丰年今日有饥人”对比鲜明,通过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对比,揭示出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以及美好时光的消逝。
颈联“翻云覆雨怜轻薄,洗眼开怀任屈伸”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人性中善变与虚伪的批判。尾联“野鹤瘦躯驯鹿性,此时宁复绘麒麟”以动物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稳定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古帘阴。飐船唇碎雨,华烛吐红簪。
扶月钩阑,低花竹桁,欢梦如醉消沈。
漫惆怅、城东步屧,听唤客、园柳变鸣禽。
故榭烟芜,曲坊莺老,那处重临。
回首凭春池畹,念芳时俊侣,寂寞关心。
波载花娇,岩皴玉瘦,苔屐翻阻幽寻。
甚时更、兰襟泛雪,溯溪才、妍唱换兼金。
怕约轻鸥未来,蝶径香深。
但觉行舟款。孤负这、满江春景,愁思怎换。
雨落篷窗如泪点,只听声声如贯。
却一任、凄风为伴。
遥看乡村扉半启,碧烟痕、想是人炊膳。
斜照里,柳堤畔。琼山望尽音仍断。
到晚来、残灯消焰,衷情更绊。
便入罗帏难熟睡,倚枕儿名低唤。
见初晓、彩霞色焕。
甫解征帆增百感,奈悲肠、有似轮旋转。
膝下冷,我心乱。
帽影羞花,襟痕泥酒,匆匆赚却芳时。
半榻书尘,相如倦极谁知。
流莺莫作伤春语,替垂杨、惜起腰肢。
问东风底事,残英欲坠还迟。
长亭早是相思路,更和烟和雨,芳草凄其。
最苦登临,如何楼阁参差。
红墙便抵蓬山远,说红墙、更在天涯。
倚琼箫、醉不成声,不醉休吹。
共春游。正天开画本,新绿满汀洲。
乳燕衔泥,新莺织柳,尽芳意温柔。
更两三、桃花竹外,对一溪、春水鸭沉浮。
绮陌斜分,芳塍绣错,小憩田畴。
行到柴门犬吠,似武陵渔父,仙境寻幽。
掩映岚光,参差黛色,烟景豁我吟眸。
看携手、风前笑语,最难忘、隽侣发轻讴。
却恨斜阳一抹,易惹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