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气斗阑干,倦翮西风久息翰。
山鸟自栖残社屋,古桃不识旧衣冠。
七哀野老啼何苦,十日清樽约巳寒。
穷巷萧条断鸡犬,几家扳宅共刘安。
少年意气斗阑干,倦翮西风久息翰。
山鸟自栖残社屋,古桃不识旧衣冠。
七哀野老啼何苦,十日清樽约巳寒。
穷巷萧条断鸡犬,几家扳宅共刘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苍凉与静谧的乡村景象。首句“少年意气斗阑干”以“少年”二字开篇,似乎预示着一种青春的冲动与热血,但紧接着的“斗阑干”则暗示了这种意气的短暂与无果,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接下来,“倦翮西风久息翰”一句,以“倦翮”比喻诗人或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厌倦,而“西风”则为季节的更替,象征时间的流逝,整个画面显得既深沉又略带悲凉。
“山鸟自栖残社屋,古桃不识旧衣冠”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鸟儿与古老的桃树,映射出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鸟儿与桃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不识旧衣冠”则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七哀野老啼何苦,十日清樽约巳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苦难相结合,野老的啼哭充满了痛苦与无奈,而“十日清樽”与“巳寒”则可能象征着聚会的短暂与季节的变换,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最后,“穷巷萧条断鸡犬,几家扳宅共刘安”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村落景象,鸡犬声断,人烟稀少,与前文形成呼应,强化了整体的凄凉氛围。同时,“共刘安”这一细节,可能借用了历史人物刘安的故事,寓意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或许只能相互依靠,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老人夜短睡不足,㪍公窗外强知时。
五更未明语千万,更憎林间鹎鵊儿。
吹红洗白雨三日,吾园花在已离披。
一年春事坐如此,白首穷谪归无期。
念此径须沽酒饮,买鱼烹肉勤妻儿。
更呼东邻好酒伴,为我醉倒阶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