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阁二首·其一》
《水阁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积雨荒池水欲平,轩窗长夏有馀清。

公馀一枕沧浪梦,卧听风荷受雨声。

(0)
注释
积雨:连续下雨。
荒池:荒芜的池塘。
水欲平:水面接近水平。
轩窗:窗户。
长夏:漫长的夏季。
馀清:残留的清凉。
公馀:公务之余。
一枕:枕着。
沧浪梦:沧浪之梦,指隐逸或闲适的梦。
卧听:躺着聆听。
风荷:风吹荷花。
受雨声:接受雨声。
翻译
连绵的雨让荒废的池塘水面几乎与平地齐平,
整个夏天,轩窗透出凉爽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宁静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积雨后荒废池塘和轩窗中夏日清凉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内心平和、悠然自得的意境。"积雨荒池水欲平"一句,设置了一种恬淡氛围,池塘因连绵细雨而渐渐充盈,但尚未完全满溢,透露出一种自然界即将恢复生机的景象。

"轩窗长夏有馀清"则更进一步描写了室内的凉爽与宁静。轩窗通常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窗格,能遮风挡雨,同时也能保持室内的清凉和安静。在这句诗中,长夏不仅是时间上的延续,更是环境上的一种持续的舒适和清新。

"公馀一枕沧浪梦"与"卧听风荷受雨声"两句,则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公馀,一名词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他某位词人。在这里,他通过"一枕沧浪梦"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沧浪,即是水流声,借此来比喻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至于"卧听风荷受雨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卧在轩窗下,聆听着外面微弱的风声和荷叶上的雨滴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细微声音的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与自然息息相关、内心宁静而又充实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精妙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安逸恬静的空间之中。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二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当无断灭心,休将闻见寻。

一念无思体,圆通妙智音。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一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趣向菩提道,可道非常道。

无名天地先,十方源浩浩。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七大乘正宗分第三

富嫌千口少,烦恼何时了。

地狱与天堂,历历无人晓。

(0)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其十二

翠竹山茶映落霞,猿啼鹊噪道谁誇。

一叶坠时秋遍界,春风微动一时花。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三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如如皆合道,休向外边讨。

大地作纤尘,万里无茎草。

(0)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二十五合药

扁鹊卢医速退边,大家饱吃普庵圆。

解冤释结消诸病,感应无方不用钱。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