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东风吹帽斜,故人乘兴到山家。
扫云坐石因看竹,拾叶分泉为煮茶。
十载功名如沐漆,半生学业似炊沙。
只今拟作郊居赋,无奈忧时鬓早华。
溪上东风吹帽斜,故人乘兴到山家。
扫云坐石因看竹,拾叶分泉为煮茶。
十载功名如沐漆,半生学业似炊沙。
只今拟作郊居赋,无奈忧时鬓早华。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次韵友人过访》描绘了一幅恬淡而深沉的文人隐逸生活画面。首句“溪上东风吹帽斜”,通过东风微拂、帽影摇曳,展现出友人来访时的轻松惬意之态。次句“故人乘兴到山家”则点明了友人兴致勃勃地造访山间隐居之所。
第三句“扫云坐石因看竹”,诗人与友人一同扫去云雾,坐在石头上欣赏青翠的竹林,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第四句“拾叶分泉为煮茶”,进一步描绘了他们以泉水煮茶的雅致生活,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简朴生活的享受。
后两句“十载功名如沐漆,半生学业似炊沙”,诗人感慨自己的十年功名如同漆黑的颜色难以洗去,而一生所学却如炊沙般易逝,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最后一句“只今拟作郊居赋,无奈忧时鬓早华”,表达了诗人虽然想过隐居生活,但又忧虑国事,感叹时光流逝,白发早生,透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矛盾思考。
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五岳。乘龙天飞,目瞻两角。
授以神药,金丹满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
思填东海,强衔一木。道重天地,轩师广成。
蝉翼九五,以求长生。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
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
旱□生赤藓,古木架青萝。
石涧新蝉脱,茅檐旧燕窠。
篇章蒙见许,松月好相过。
思苦通真理,吟清合大和。
□□□□□,风起送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