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樽那得玉颜酡,春色无如泪眼何。
赤子愁看三户尽,青山恨比六朝多。
风高使节怀陶侃,月满秋江忆法和。
眼底云霄雕鹗少,乌鸦绕树起哀歌。
开樽那得玉颜酡,春色无如泪眼何。
赤子愁看三户尽,青山恨比六朝多。
风高使节怀陶侃,月满秋江忆法和。
眼底云霄雕鹗少,乌鸦绕树起哀歌。
这首清代诗人刘世仲的《乱后即事》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个人感慨。首句“开樽那得玉颜酡”,以饮酒也不能掩饰心中的愁苦,暗示了战乱带来的悲凉气氛。次句“春色无如泪眼何”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情绪,将春天的美好与泪水相提并论,表达了深深的哀愁。
第三句“赤子愁看三户尽”,“三户”暗指国家残破,百姓流离失所,诗人以“赤子”(比喻无辜的百姓)之视角,表达了对家园破碎的深深忧虑。第四句“青山恨比六朝多”,借青山之长久,表达对历史兴衰和眼前乱世的无尽哀怨。
第五、六句“风高使节怀陶侃,月满秋江忆法和”,诗人怀念历史上能安定一方的贤臣陶侃和佛法僧侣法和,寄托了对治世贤才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结尾两句“眼底云霄雕鹗少,乌鸦绕树起哀歌”,通过乌鸦的哀鸣,形象地展现了战后的荒凉与寂寥,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和对过去的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乱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
碧云一抹斜阳外,楼头尚余秋意。
拄颊微吟,垂帘静坐,领略乾坤清气。壮怀难已。
只猿鹤多情,莼鲈饶味。
是处勾留,溪山总在画图里。
相逢且谋一醉,笑投书北阙,久知非计。
淡淡芦花,垂垂菊蕊,为问同心有几?商歌漫倚。
又风紧林梢,月生眉际。城上乌啼,酒阑离绪起。
记华灯飐影,惊刬地、暗尘收。
想乍冷笙歌,闲抛彩胜,倦倚箜篌。罗帱。
梦魂牢锁,再难寻、拜月小红楼。
只是凄凉独醉,从教冷落欢游。凝眸。
空盼旧鸳俦,忍更负温柔。
怕梅粉飘残,兰痕吹醒,一倍春愁。
知否满襟风月,被燕猜、莺妒等闲休。
辜负扫眉才子,远山别样风流。
霜叶惊秋,渐庭梧乱落,翠影频收。
桂屏香暗锁,羌笛弄深愁。蛩语切、晚砧幽。
凉月印前洲。问夜来、几分寒色,未满衾裯。
盘中玉露轻浮。却和成珠泪、日为君留。
纵鱼笺十幅,谁寄海西头。思撇下,又难休。
看雁字横楼。蹴西风、墨痕零乱,空惹凝眸。
被放归来,空屈指、几番奔逐。
听窸窣、床头饥鼠,乱人心曲。
骏骨难从皮相得,鹍弦浪说知音续。
笑浮名,误我少年场,须眉辱。成败事,看棋局。
书卷债,输犁牍。叹冬烘五色,糊心迷目。
老去徒添商妇怨,秋来枉晒空庭腹。
问雄文、何日似相如,君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