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小长芦,渔舟自容与。
舷际下鸬鹚,衔鱼向何许。
烟暝雪将来,如闻隔芦语。
水冷小长芦,渔舟自容与。
舷际下鸬鹚,衔鱼向何许。
烟暝雪将来,如闻隔芦语。
这首清代诗人谢芳连的《溪村欲雪忽忆朱竹垞太史小长芦捕鱼幽兴遥寄》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了水冷长芦中的日常景象。"水冷小长芦",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芦苇丛生、水气清冷的环境,透出一种冬日的寂静和寒意。
"渔舟自容与",写的是渔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在地游弋,渔夫悠然自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舷际下鸬鹚"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生态,鸬鹚在船舷附近觅食,衔鱼的动作生动活泼,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衔鱼向何许"引发读者遐想,鸬鹚究竟将鱼带往何处,是归巢还是投入渔夫的篮中,都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烟暝雪将来"则暗示了天气即将转雪,增添了季节转换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具诗意。
最后两句"如闻隔芦语",以听觉形象收束全诗,仿佛能听到芦苇深处传来的隐约鸟鸣,仿佛是鸬鹚之间的交流,也可能是诗人对友人朱竹垞的思念之情,通过这遥远的芦苇声传递出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爱清淮水阁,珠袖卷、玉帘丝。
唤载月青舟,酒痕零碧,吹上生衣。
几度腾腾浅醉,听红鹃、啼过落花时。
梨梦悠扬蝶见,桃魂黯澹莺知。天涯。佳约断星期。
艇子却归迟。好踏歌小海,湘灵凄怨,瘦损吴儿。
萧萧夜潮寒色,怕惊乌、难恋定风枝。
留客新弹短烛,香苔閒写情痴。
胡麻叶大麦穗黄,百株垂柳干株杨。
东村西村通桥梁,鸡鸣犬吠流水长。
养蚕作茧家满筐,种豆绕篱瓜绕墙。
趁墟日出驱马羊,秧哥杂沓携巴郎,怀中饼铒牛酥香。
巴郎汉语音琅琅,中庸论语吟篇章。
阿浑伯克衙前忙,分水雇役兼征粮。
衣冠大半仍胡俗,郡县从新隶职方。
轮台之悔思汉皇,穷兵西域晚自伤。
后来岑著作,歌词尤慨慷。
城头吹角雪茫茫,边风夜吼不可当。
一川碎石挟之舞,误惊群燕翻空翔,至今诵之心悲凉。
荒微忽变丰乐乡,天时地气应蓄昌。
轮台之歌我继作,人间何处无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