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纲常天地感;一家姐妹帝王知。
- 鉴赏
此联以“千古纲常天地感;一家姐妹帝王知”为对仗,巧妙地将道德伦理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张力。
“千古纲常天地感”,这句话首先强调了永恒的道德准则和礼法制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同天地之存在一样不可动摇。这里的“纲常”指的是儒家伦理中的基本规范,如孝、悌、忠、信等,它们是维系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基石。通过“天地感”的表述,诗人赋予这些道德原则以宇宙般深远的意义,暗示着它们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所有生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紧接着,“一家姐妹帝王知”,这一句则聚焦于个体的情感与命运。它描绘了一个场景,即一位孝顺的女儿,她的行为和情感被整个皇室所知晓。这不仅体现了对孝行的极高评价,也暗含了对女性美德的推崇。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往往被赋予了更多家庭责任和社会期待,而能够得到帝王的认可,意味着她的行为不仅得到了家族的赞赏,更在更广阔的层面获得了肯定和尊重。
整体来看,这副挽联通过对比宏大的宇宙观与具体的个人命运,表达了对道德价值的深刻认同以及对孝行的崇高颂扬。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体现了清代社会对于伦理道德的重视和对女性角色的特定认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祭祖乐章三首·其一初献
于惟王氏,代有令人。春寿胜义,不事污君。
戊申圣作,宇宙更新。诚斋快睹,饮水衔恩。
伯兄不吊,误挂吏文。击鼓上书,远叩天阍。
帝曰俞哉,事竟报闻。抚其遗孤,三世不分。
付以筦钥,让以藏金。爰有文子,一德同心。
积善馀庆,及我后昆。
昌平州别同年李检庵户部
吾为疏爽累,酷爱李兄淳。
卫绾无他肠,德操言语温。
高堂初白发,綵服及青春。
忆昔在京师,邸舍偶相邻。
种花一两行,蔬畦在堂陈。
扫径延佳客,劝酬意偏真。
重以规戒辞,蔼然长者心。
嗟今半载别,双鬓满边尘。
忽然兹邂逅,如见吾家人。
喜剧各忘言,有涕还沾襟。
感君父子间,团圞未老亲。
我壮父已耋,兼又病相侵。
胡天万里迈,江山白云深。
匪我无罗绮,匪我无甘珍。
亲病不能享,受禄虚吾君。
欢悲两相激,君亦为吾矉。
夜归不能旦,蒙露驰征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