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北征年,岁晏霜满野。
江城起疏钟,残月随瘦马。
此时诗有思,倥偬不得写。
孰云舂容音,殷殷君指下。
千年峄阳桐,劲气种拱把。
斲之腹空洞,宇宙寄潇洒。
中郎久不作,妙质谁识者。
君从何处得,此物今代寡。
吾闻丰山鸣,寒玉粲万瓦。
安得弦清商,为我洗炎夏。
昔余北征年,岁晏霜满野。
江城起疏钟,残月随瘦马。
此时诗有思,倥偬不得写。
孰云舂容音,殷殷君指下。
千年峄阳桐,劲气种拱把。
斲之腹空洞,宇宙寄潇洒。
中郎久不作,妙质谁识者。
君从何处得,此物今代寡。
吾闻丰山鸣,寒玉粲万瓦。
安得弦清商,为我洗炎夏。
这首元代诗人吴存的《霜钟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霜天之下,诗人北征归来,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昔余北征年,岁晏霜满野。”开篇即点明时间与环境,霜满大地,暗示着北征归来的诗人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的严寒,更是心灵深处的沉寂与思考。接着,“江城起疏钟,残月随瘦马。”通过江边城郭的钟声与残月映照下的瘦马,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在述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此时诗有思,倥偬不得写。”表达了诗人虽有创作的冲动,却因忙碌或思绪纷杂而未能成文,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渴望。接下来,“孰云舂容音,殷殷君指下。”则转向对音乐的赞美,似乎在说,即使是最复杂的音乐,也能在演奏者的指尖流淌而出,展现出音乐的魅力与力量。
“千年峄阳桐,劲气种拱把。”提到千年古桐,不仅赞颂了乐器材质的珍贵与历史悠久,也暗喻了音乐艺术的传承与积淀。“斲之腹空洞,宇宙寄潇洒。”描述了制作乐器的过程,强调了音乐能够承载宇宙间的自由与洒脱。
“中郎久不作,妙质谁识者。”这里借用了蔡邕(字中郎)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音乐大师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当今时代,又有谁能理解并欣赏到这种高妙的艺术呢?
最后,“君从何处得,此物今代寡。”询问演奏者是如何获得如此稀有的乐器,并感叹其在当代的稀缺性。“吾闻丰山鸣,寒玉粲万瓦。”转而想象丰山之音,如同寒玉般清脆,照亮了千家万户,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美妙与广泛影响。
“安得弦清商,为我洗炎夏。”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一曲清雅的音乐,来驱散夏日的炎热,既是对音乐的渴望,也是对心灵清凉的向往。
整体而言,《霜钟琴》通过对自然景象、音乐艺术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
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
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
空相忆,江蓠远岸,杜若芳洲。悠悠。
浪游廿载,题咏遍津亭,自豁吟眸。
剩小红低唱,巧啭歌喉。
我是江郎才尽,台城路、谁与绸缪。
休重问、青青荠麦,冷月扬州。
添修五凤楼台手,华严见来弹指。
曲径转东风,似珠穿灵蚁。珑玲窗四启。
看离合、海天云市。片片花飞,九微香琐,写春无际。
且自赋閒居,陈蕃室、谁云扫除安事。
别馆旧烟萝,也沧桑如此。樵柯今烂矣。
但一笑、玉枰推起。醉瞑久,尚未消磨,是剑韬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