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闻雁二首·其二》
《和人闻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塞长霜草白,天阔夜云愁。

影过空江月,声来别枕秋。

乡音何处托,客恨几时休。

况有冥飞志,无为弋者求。

(0)
注释
塞长:边塞。
霜草:被霜打的草。
天阔:天空开阔。
夜云愁:夜晚的云仿佛带着愁绪。
影过:影子掠过。
空江月:空寂的江面上的月光。
别枕秋:秋天的离别之枕。
乡音:家乡的声音。
客恨:客居的愁苦。
休:停止。
冥飞:飞翔于无形或内心深处的飞翔。
弋者:猎人。
翻译
边塞上的草因寒霜而变白,天空广阔,夜晚的云彩似乎也带着忧愁。
月光下的影子掠过空荡的江面,秋天的凉风吹过,带来离别的声音。
家乡的声音向何处寄托,客居的哀愁何时才能停止。
更何况我有飞翔的志向,不为猎人所追求。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与远行思绪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塞长霜草白,天阔夜云愁。”开篇两句,作者以广袤的边塞和漫长的霜雪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氛围。这里的“霜”与“云”,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影过空江月,声来别枕秋。”诗人通过对月亮投影与夜幕下传来的雁鸣声进行抒情,表达了自己在异乡听到归雁的声音时的心境。这里的“空江月”和“别枕秋”,不仅是景物描写,更是诗人的情感寄托。

“乡音何处托,客恨几时休。”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声音的渴望以及旅途中的无尽哀愁。"乡音"和"客恨"构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况有冥飞志,无为弋者求。”结尾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理想的精神态度。这里的“冥飞志”指的是高远的志向,而"无为弋者求"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只愿追随内心的真实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乡愁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王圭
朝代:隋朝

猜你喜欢

榆钱

纷纷榆荚送残春,鹅眼成堆不济贫。

白屋漫飞宁有母,朱门虽入未通神。

天生肉好周遭在,地作垆锤鼓铸新。

秪恐贪夫看不破,对人犹自欲倾身。

(0)

裴伯谦同年将南归宋子顿侍御方筱泉观察随少伯制军之幕兰州定甫上公星桥中丞邀集同人宴之于依斗亭佐以西域偎郎之舞因赋小诗志别二首·其一

小阁森森万木秋,绿阴深处度歌喉。

销魂一阕偎郎曲,红袖缤纷对白头。

(0)

丙午纪事二首·其一

朔方禹版画雍州,天设秦关扼上游。

统万城含沙月白,赫连台压海风秋。

七襄织锦输江右,万骑黄金出帝邱。

痛哭敢陈三表策,儒生须识大官忧。

(0)

绿野书院谒横渠先生祠

二月入武功,载谒横渠祠。

春桃杂芳涧,好鸟鸣夭枝。

绿野终南翠,含情实在兹。

昂求曾夙夜,人亡道未涯。

彻皋下程氏,执礼西仲尼。

表时脱支蔓,订顽那有私。

瞻依真气象,无复梦中疑。

兹邦有君子,迹殊路不岐。

豪迈存馀烈,高怀有我知。

鹏飞要扶摇,鲲化自天池。

斯文应不斩,白日令见之。

(0)

送萧尹九成

吴枫叶落洞庭波,之子还朝整佩珂。

千古湖山添保障,三年邑里减征科。

游从总为斯文在,瞻恋其如父老何。

白首林间睇霄汉,青春事业莫蹉跎。

(0)

生挽史孟哲

倏哉殇子真千岁,遐矣彭篯只顷时。

太始未生吾有我,乾坤却尽子无谁。

达随蝼蚁乌鸢食,谬许鸡蜩蜕伏知。

识得邵家元会了,也谁呼酒为天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