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
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
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
空相忆,江蓠远岸,杜若芳洲。悠悠。
浪游廿载,题咏遍津亭,自豁吟眸。
剩小红低唱,巧啭歌喉。
我是江郎才尽,台城路、谁与绸缪。
休重问、青青荠麦,冷月扬州。
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
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
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
空相忆,江蓠远岸,杜若芳洲。悠悠。
浪游廿载,题咏遍津亭,自豁吟眸。
剩小红低唱,巧啭歌喉。
我是江郎才尽,台城路、谁与绸缪。
休重问、青青荠麦,冷月扬州。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拱极台和昭阳湖畔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丁保庵的怀念之情。起句以清风和悠扬的歌声为背景,引出一枝渔笛,象征着友人的存在。"三年不见"表达了时光流转,而"巾带缓、似旧风流"则暗示了对丁保庵风采的记忆犹新。
接下来,词人感叹自己浪迹天涯已有二十年,其间在各地题咏,开阔了眼界,但心中对丁保庵的思念并未减少。"小红低唱"和"巧啭歌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似乎丁保庵的声音仍在耳边回荡。然而,词人自嘲"江郎才尽",感叹无人能再像丁保庵那样与他共鸣。
最后,词人感慨万千,不愿再追问远方的扬州,那里只有荠麦青青和冷月,寄托了他对丁保庵深深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