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穷甘薄宦,久客怅离群。
空复依南郭,谁当问子云。
练裳怜旭日,萍藻隔春分。
流俗从姗笑,佯狂总未闻。
固穷甘薄宦,久客怅离群。
空复依南郭,谁当问子云。
练裳怜旭日,萍藻隔春分。
流俗从姗笑,佯狂总未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友情的感慨,以及对杜甫《秦州杂咏》中情感的共鸣。首联“固穷甘薄宦,久客怅离群”描绘了诗人坚守清贫,甘于微官,但长时间漂泊他乡,远离故友,内心充满孤独与失落。颔联“空复依南郭,谁当问子云”运用典故,借指自己如同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虽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无奈与悲凉。
颈联“练裳怜旭日,萍藻隔春分”以自然景象喻人情世态,诗人穿着整洁(练裳)如初升的太阳般美好,却因被世俗的春水分隔,无法与人亲近,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尾联“流俗从姗笑,佯狂总未闻”则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冷漠与不理解,即使装疯卖傻也难以得到同情或认可,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友情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价值的坚持。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
惊心总悠悠,过眼纷籍籍。
何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
长谣陶一觞,怀抱所共席。
披衣步良夜,奈此佳月何。
太虚澹以阔,青景转觉多。
风微泛家山,露湛明庭树。
乌鹊无停栖,稀星片云度。
光冷秋气肃,感时唯自惊。
徘徊亦已久,不知更漏深。
嫦娥在高高,传闻殊恍惚。
双鹤快飞来,驾我探月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