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溪边石藓斑,碧山猿鸟共秋閒。
怪来翘首斜阳外,情绕湘云渭树间。
独树溪边石藓斑,碧山猿鸟共秋閒。
怪来翘首斜阳外,情绕湘云渭树间。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独树溪边石藓斑”以“独树”为中心,点明了画面的主体是一棵独立于溪边的树木,而“石藓斑”则为这棵树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野趣。接着,“碧山猿鸟共秋閒”一句,将视线从树转向周围的环境,碧绿的山峦与猿鸟共同构成了秋天的宁静景象,猿猴的啼声和鸟儿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怪来翘首斜阳外”是全诗的转折点,诗人似乎在思考或期待着什么,抬头望向夕阳的方向,流露出一种深邃的情感。最后一句“情绕湘云渭树间”,将情感进一步深化,诗人的情感仿佛随着思绪飘荡在湘江的云雾和渭水的树林之间,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也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思绪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探索。
天晚雨初霁,隔溪闻碓舂。
山僧归夜月,幽鸟落长松。
风静砧声急,花攲露气重。
良宵思沅芷,尊酒话从容。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
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
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
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
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
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誇绮罗。
按弦运拨惊四座,当今老手谁能过。
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
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
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
已闻啄木曲,又观啄木歌。
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
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
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屋。
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
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
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
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宋·司马光】坐曹据案心目疲,出门上马行何之。阙然久不见之美,率意共往初无期。正逢揽辔欲有适,为我却解连环羁。闲轩适足容数客,夏木初繁有佳色。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檀槽锦带小青娥,妙质何须誇绮罗。按弦运拨惊四座,当今老手谁能过。弹为幽鸟啄寒木,园林飒飒风雨和。喙长爪短跃更上,丁丁取蠹何其多。曲终拂羽忽飞去,不觉酒尽朱颜酡。已闻啄木曲,又观啄木歌。雄文更复值绝艺,有如天际倾长河。今朝壮观诚极乐,去此将奈寂寞何。归来解带豁胸腹,坐踞胡床仰看屋。从今三日不洗耳,耳内泠泠有残曲。人间何物号富贵,纡紫怀金尽虚器。如君自处真得策,身外百愁都掷置。太学餐钱月几何,客来取酒同醒醉。
https://shici.929r.com/shici/Sp8vn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