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
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
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
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
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
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
明朝揆初度,万象好颜色。
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
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
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
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
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
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
明朝揆初度,万象好颜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李参政生日所作,以湖面寒霜、天空高远、蛰伏的老龙等自然景象开篇,寓言时势变迁。"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表达了岁月流转中人事的更迭。接下来,诗人借黄钟鸣响象征变革,枯木逢春也有生机,暗示政治上的革新与施惠于民。"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暗指在困难时期,坚守原则,不轻易放弃。"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强调天意和道义的根本性。
诗中"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表明公正之声不会消失,世间纷扰自会消散。"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进一步表达对喧嚣过后的宁静期待。最后,诗人鼓励李参政保持清明,积极作为,期待明日万象更新,春光明媚。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深沉、寄寓哲理的祝寿诗,既有对时局的洞察,又有对友人的期许。
黄鹄振六翮,一举凌苍穹。
高飞固其常,谁言待秋风。
十月江水寒,候雁别沙碛。
我守塞门居,君为远行客。
木叶落古道,回首东山云。
朔野极渺茫,神州望氤氲。
□□□□□,谈笑识公子。
问君阻山川,胡为倏来此。
取任非有意,观海同此心。
托赠行迈篇,遥遥寄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