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芙蓉最耐寒,等闲不许世人看。
蛾眉淡扫朝天去,自采花头制道冠。
木末芙蓉最耐寒,等闲不许世人看。
蛾眉淡扫朝天去,自采花头制道冠。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末明初画家钱舜举所绘的芙蓉花。诗人张昱通过对画中芙蓉的赞美,展现了芙蓉花坚韧耐寒的特性,暗示其不媚俗的品质。"木末芙蓉最耐寒",形象地刻画了芙蓉在枝梢傲然绽放,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鲜艳。"等闲不许世人看",则表达了芙蓉的孤高,不愿轻易被世俗眼光所打扰。最后两句"蛾眉淡扫朝天去,自采花头制道冠",以拟人手法,赋予芙蓉以仙子般的气质,它仿佛一位峨眉轻扫的女子,摘取花儿为自己编织道冠,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诗意,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高洁品性的崇尚。
愁云蹙黛,万螺高簇佛头青。月明鹤背吹笙。
柯烂仙人去也,幽梦醒瑶京。
但凝妆不语,霞表亭亭。芙蓉翠擎。款天阙,摘春星。
飞去峨眉独秀,十二层城。
雾横烟锁,是藐姑、仙子拥愁颦。奁镜敞、邛海盈盈。
柳条待腊,甚卷帘、西风未损寒葩。
晴爱冬暄,艳含秋色,分明栗里人家。晚香愈佳。
掩画屏、深贮明霞。
笑髯仙、四海知名,满头霜雪一枝斜。
分与意园诗老,想南窗抱膝,小侧乌纱。
潭水延年,瓶花多寿,欣逢扫雪煎茶。暗添岁华。
谱喜神、何独梅花。算东篱、日日重阳,酒须千斛赊。
五十平头矣。傍青灯、摩挲病眼,废书而起。
就使刘郎窥宓枕,也似看花雾里。
是谁把、轻冰琢洗。
醉缬狂花收拾净,剪双瞳、还我秋江水。
犹自有,少年意。抄书试写桃花纸。
笑依然、丹黄满目,短檠身世。
加上一重殊不恶,包老灯笼逊此。
便从此、目虾相倚。
牙仗须梳同检点,更美人、赠我荷囊紫。
同系在,吴襟底。
天津市,镫火隘通衢。中有隐人居。
一枝漫拟同巢父,千间犹欲庇寒儒。
是谁能,将此意,写成图。想时傍、元规楼畔坐。
又还著、元龙楼上卧。风月夜,啸歌徐。
海波宽处驯鸥鸟,芸笺香里伴蟫鱼。
问先生,秦火后,读何书。
墙绕冬青,记联袂旧游,来问邻里。
讶照水离披,隐枝酸子。
低舫閒眠消酒困,骤听急雨跳珠碎。帘钩起。
夕照影流,摇漾青紫。休拟。渔郎生计。
叹仙源路杳,无处堪避。似去国兰成,将愁料理。
蕉萃行吟日暮,赋江南后才难继。空回指。
碧淡晚云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