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翰林检讨廖敬先·其二》
《挽翰林检讨廖敬先·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左掖门前路,朝回不共行。

竟违金殿直,虚梦玉楼成。

乡里思陈寔,君王失长卿。

同官悲永诀,掩泣送铭旌。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翰林检讨廖敬先的深切哀悼与怀念。诗中以“左掖门前路”开篇,暗示了廖敬先曾在此处为官,而“朝回不共行”则点出了诗人与廖敬先在朝退后不再同行的事实,暗含着对廖敬先离世的惋惜之情。

接着,“竟违金殿直,虚梦玉楼成”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金殿直与玉楼分别比喻为朝廷的权力与荣耀,以及理想中的美好归宿。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廖敬先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死后灵魂得以安息的美好祝愿。

“乡里思陈寔,君王失长卿”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廖敬先的评价。陈寔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德行著称;长卿即司马相如,才华横溢。这两句将廖敬先与古代的贤人并列,赞扬了他的道德品质和才学,同时表达了对君主失去这样一位杰出官员的哀痛。

最后,“同官悲永诀,掩泣送铭旌”描绘了廖敬先去世后,他的同事和朋友悲痛欲绝的情景。他们一同送别廖敬先,以铭旌(古代丧葬时用以标记墓地的旗帜)作为哀悼的标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廖敬先生前事迹的回顾和逝世后的哀悼,既展现了对逝者个人品质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友情、忠诚和国家损失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南乡子·两手擘鸿濛

两手擘鸿濛。
慧剑飞来第一峰。
外道修罗惊缩项,神通。
造化元来在掌中。
煅炼玉炉红。
橐龠吹嘘藉巽风。
十月脱胎吞入腹,坤宫。
立见三清太上翁。

(0)

南乡子·尽净露天机

尽净露天机。
只恐时人自执迷。
颔下藏珠当猛取,休迟。
道在身中更问谁。
尘纲忽抛离。
百岁年华七十稀。
莫待老来铅贡少,堪悲。
业报前途难自欺。

(0)

齐天乐·白云封断仙岩路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门深窈。
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
坛空不老。
锁一片莓台、几丛莎草。
试把桃源,较量风景是谁好。
乘鸾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鹤飞猿啸。
树拥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
尘氛可笑。
久志慕丹台,梦思蓬岛,愿把英游,细参梨与枣。

(0)

百岁令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
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
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
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
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
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
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
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

(0)

南楼怀古五首

事久销沉只等闲,好将深意递相参。
舳舻宵遁谁思付,裙屐春游自笑谈。
西日瘴回迷汉沔,北风被逆上江潭。
隔城方唱招魂引,一拍殷勤至再三。

(0)

浣沙秋日五首

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
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
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斗高。
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