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君家董状元,草莱崛起跳天门。
挥毫玉陛摩星斗,持橐明光奉至尊。
我识君家董状元,草莱崛起跳天门。
挥毫玉陛摩星斗,持橐明光奉至尊。
此诗赞颂了董状元出身草根,却能一飞冲天,成为朝廷重臣的非凡成就。诗中以“董状元”开篇,点明人物身份与地位的转变,从平凡到显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董状元的成长轨迹。
接着,“草莱崛起跳天门”,以“草莱”喻指平民百姓,生动展现了董状元出身卑微,却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跃升至权力中枢,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跳天门”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突破重重困难,最终达到理想境界的过程。
“挥毫玉陛摩星斗”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董状元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他以文才横溢,挥笔如神,甚至仿佛能够与天上的星辰相触,象征着他在文化与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地位。
最后,“持橐明光奉至尊”则表明董状元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在政治上也深得皇帝的信任与倚重,他手持官印,于明光殿中辅佐君王,尽忠职守,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整首诗通过对董状元个人经历和成就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人才选拔和晋升机制的高度关注与推崇。
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达性灵慵。
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躁容。
流辈尽来多叹息,官班高后少过从。
唯应加筑露台上,剩见终南云外峰。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阊门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
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
渐看海树红生日,遥见包山白带霜。
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鞦韆,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