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东道中》
《山东道中》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鸡鸣天未曙,各自理征鞭。

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

密云依小屋,荒井发虚烟。

记得庐山麓,松高看鹿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山东道中的旅途情景,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

首句“鸡鸣天未曙,各自理征鞭”以清晨鸡鸣作为背景,暗示了旅途的早起与匆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行程忙碌着,准备出发。这既展现了旅途的紧迫感,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接着,“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诗人通过描述路途的艰难——路面湿滑,行走时需小心翼翼,以及口渴难耐,渴望找到休息点补充水分,进一步刻画了旅途的不易。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挑战,也反映了旅人内心的疲惫与期待。

“密云依小屋,荒井发虚烟”则将视线转向了沿途的景象。密布的云雾环绕着简陋的小屋,荒废的井边升起淡淡的烟雾,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孤独,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居住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记得庐山麓,松高看鹿眠”将思绪拉回了对过去的回忆。庐山麓的松林中,鹿儿安然入眠的画面,既是诗人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是对宁静、和谐自然状态的向往。这一句以静谧的场景结束,给人留下深思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种种挑战,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艳曲八首·其五

粲粲东城子,盈盈南陌姝。

自矜夫婿贵,翻笑使君愚。

日暮采桑去,空回五马车。

(0)

丁亥元日

去年此日忆龙颜,天上初违侍从班。

浪迹至今千里外,山呼徒自五更还。

乾坤开泰心同壮,梅柳回春鬓独斑。

十载微痾欣顿愈,著鞭随地敢辞艰。

(0)

次韵酬陈院长登滕王阁见寄二首·其二

绿波芳草恨堪论,高阁难期共一尊。

何处江山如此好,古来题刻至今存。

花随流水春环砌,雁度寒云夜叫阍。

自是好游心尚壮,不知秋鬓点霜痕。

(0)

送何寺丞汝弘归养

乡邦文献故通家,京国过从几岁华。

适意忽惊张翰去,承恩应作老莱誇。

钱塘水落帆风稳,天姥云深屐路赊。

回首莫忘移孝念,鹤书行促陇头车。

(0)

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其六小桥孤月

小桥横断涧,扶醉往来轻。

日暮不归去,临流弄月明。

(0)

送童贰守栗卿之姑苏

十年萍梗事堪嗟,犹喜相逢鬓未华。

州县岂宜清庙器,诗书元自大方家。

黄花暂醉离亭晚,鸿雁同征去路赊。

回首吴江枫落夜,诗成须向故人誇。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