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开平下毗陵》
《思开平下毗陵》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忆昔雄师罢战灰,开平犹有教军台。

自从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来。

思起相从不惮役,想来奋战愈增哀。

有时梦里还相见,抱鼓声中旗甲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名为《思开平下毗陵》。诗中充满了对开平战场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忆昔雄师罢战灰”,诗人追忆往昔,那场激烈的战争已经结束,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与战火的痕迹仿佛还在眼前。接着,“开平犹有教军台”一句,点出开平这个地方曾是训练士兵的地方,现在仍留有当年的痕迹,引人联想当年的辉煌与壮烈。

“自从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来。”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英勇战士的怀念,他们曾经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安宁,南征北战,但如今却再也不能归来。这种情感深沉而悲壮,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牺牲感到痛惜。

“思起相从不惮役,想来奋战愈增哀。”诗人回忆起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不退缩,这种精神令人敬佩。然而,想到他们已不在人世,心中便涌起无尽的哀伤。

最后,“有时梦里还相见,抱鼓声中旗甲开。”在梦中,诗人与战友重逢,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鼓声,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战旗飘扬的场景。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战友深深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对开平战场往事的深情回顾,以及对英勇战士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居竹轩

定居人种竹,居定竹依人。

新笋甜于肉,长竿健似身。

(0)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0)

古诗十九首·其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0)

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0)

百花行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0)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

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

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

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

闭门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