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儿缆船》
《儿缆船》全文
清 / 谭嗣同   形式: 古风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

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

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悲壮的画面,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海上航行的艰辛与危险。"北风蓬蓬,大浪雷吼"以强烈的自然环境渲染出气氛,显示出航海者面临的恶劣天气。"小儿曳缆逆风走",一个小小的孩子在风暴中艰难地拉扯着缆绳,体现出他的勇敢和责任感。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直接揭示了孩子的决定性作用,他不仅关乎船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接下来的诗句"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描绘了孩子在缆绳断裂、自己摔倒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拉扯,甚至到了肉体与缆绳摩擦出血的程度。

"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这一句令人触目惊心,形象地刻画出孩子为了保护船只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后两句"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是孩子内心的坚韧和对生的渴望,他告诉自己即使手掌只剩下骨头,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江面上没有更多的悲剧发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少年在极端困境中的英勇与牺牲,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勇气的赞美。谭嗣同的这首《儿缆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情感深沉,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谭嗣同

谭嗣同
朝代:清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猜你喜欢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二

名山不用远攀登,暂借绳床我亦僧。

几树鸣禽助禅寂,一丛修竹散炎蒸。

捻花不尽心传妙,对搭空将口说腾。

俛仰百年成滚滚,乾坤只眼更谁曾。

(0)

结客少年场行

长安少年胆气粗,生来耻作辕下驹。

买交不惜千金产,使气能?七尺躯。

探丸夜入平陵郭,走狗时过渭水隅。

朱门倾盖争言晚,白首同心不愿余。

侠士由来重然诺,一言妻子堪相托。

鲁国朱家不学儒,洛阳剧孟偏能博。

别有侯王势绝伦,甍甍甲第接天闉。

萧朱自倚金貂贵,班许元称肺腑亲。

青牛翠幰朝朝合,锦瑟朱弦夜夜陈。

门下俱为惊座客,堂中皆是报恩人。

当时顾盻生光彩,自矜意气长无改。

何言荣耀有沉销,云散星分在一朝。

旧客谁过窦车骑,新知尽入霍嫖姚。

始知富贵多亲故,始知贫贱常辛苦。

他年北阙竞弹冠,今日南山空射虎。

积薪前后递相踰,一死一生交态殊。

独有子云甘寂寞,闭门自草太玄书。

(0)

忆江南.初夏九咏,和刘蔚园·其七

闺中女,最爱是玫瑰。

红杏街头前月尽,素馨江外几时来。独尔一枝开。

(0)

临江仙.枕上得家山二语,漫谱此调,梦生于想,歌也有思,不自知其然而然也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

断歌凄咽若为传。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

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

南云回首落谁边。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

(0)

心红峡

万绿拥孤峡,春归花自妍。

日斜苔壁冷,云重石桥偏。

一水净无暑,敷峰青可怜。

蛮烟飞不到,合是此山川。

(0)

景韩堂漫笔五首·其三女娲炼石

女娲炼石曾补天,石破天惊苍冥寒。

九嶷峰头云雾起,天门隐约空濛里。

列宿高张手可扪,一声长啸彼苍闻。

恨今顽石不可炼,愿起女娲与相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