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二》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二》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名山不用远攀登,暂借绳床我亦僧。

几树鸣禽助禅寂,一丛修竹散炎蒸。

捻花不尽心传妙,对搭空将口说腾。

俛仰百年成滚滚,乾坤只眼更谁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天宁寺尘外楼的静谧体验。首句“名山不用远攀登”,表达了诗人不需远行,即可在近处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暂借绳床我亦僧”一句,通过借用僧人的坐具,暗示自己虽非僧人,却也融入了僧侣的清静生活之中。

“几树鸣禽助禅寂,一丛修竹散炎蒸”两句,以自然界的鸟鸣和修竹,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本身也在为诗人的内心世界增添了一份清凉与宁静。鸟鸣声声,竹影摇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禅林画卷。

“捻花不尽心传妙,对搭空将口说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体验。诗人通过“捻花”这一动作,象征着内心的感悟与传递,而“对搭空将口说腾”则表达了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下,依然能够通过言语传达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最后,“俛仰百年成滚滚,乾坤只眼更谁曾”这两句,以时间的长河和宇宙的广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对比的深刻思考。在这滚滚百年中,唯有拥有“只眼”的人,才能洞察宇宙的真谛,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宇宙奥秘的追寻,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超然的境界。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唐多令·粉堕百花州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0)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0)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0)

潇湘神·湘水流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0)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0)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