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早春的宴会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同僚在大自然中的轻松愉悦。开篇“同官载酒出郊圻”透露出是一次与同事携酒外出的欢聚活动,“晴日东驰雁北飞”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晴朗、鸿雁北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明朗畅快的氛围。
诗中“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两句,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风光,而且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情趣。春云如同画家笔下的墨迹,而垂柳则像是自然界中最柔美的线条,共同宣告着春意盎然。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场所的赞赏和自己醉酒后返回的愉悦心情。池水流转,让人感到时间的悠长而又不切实际;而台上的宴席则更适合于沉醉其中,忘却烦恼。
最后,“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繁忙官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渝友情的期许。尽管日常的州县之务让人感到辛劳且难以衡量,但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与同僚能够像连环的马匹一样,不断地相伴而行,永远不分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宴会生活的感性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忙碌官职之余,对美好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求。
儒生不幸落尘网,酒酣耳热发奇想。
安能三绝身擅之,大好心手动倾赏。
果园先生儒雅师,好画兼好书与诗。
检搜当代得二妙,一双幼妇经色丝。
戊申十月岁将晏,我访果园初识面。
扶出琳琅资饱看,昔所未能今则见。
我闻古来文字之初先有画,铸鼎象物出神怪。
仓帝六书首象形,思邈作隶古法坏。
又闻宋元以来没骨之法称绝奇,后来居上信有之。
逸少俗书作鼻祖,二妙同原谁得知。
我生已晚非古处,愿求一精快心虑。
生羡先生并二难,抚此徬皇不忍去。
慈乌哑哑勤哺儿,儿长母老穷巫医,断肉续骨摧肝脾。
儿剜臂,母心痛,海水欲滥天为冻。
愿乞千年万年寿,莱衣粲粲娱觞豆。
从来天性厚古愚,见有生我无诗书,一挥霜刃断尺肤。
断儿肤,延亲寿,颍川孝子年冲幼。
孝子呼天天脉脉,娲皇下遗补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