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对丰收的期待。
“欲知一雨惬群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这场雨水对人们情感的抚慰,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大众感情变化的敏锐洞察。接着,“听取溪流动地声”则通过听觉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在雨后更加鲜活和壮丽的景象。这里,“风乱”、“云摩”等动态词汇,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界在雨后的生机与变化。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两句,则通过描写行人之间隔水交流,以及鹭鸟因枝条摇晃而惊飞的情景,展现了雨后氛围中的和谐与生动。
最后,“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两句,从农事出发,表达了对收成的关切以及生活用品的匮乏,透露出诗人对于农民日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形象,将诗人的喜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