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更深处,烧丹仍筑亭。
春云瞻紫气,夜月卷黄庭。
种竹堪扶老,栽松已伏苓。
何时解尘鞅,来写换鹅经。
山色更深处,烧丹仍筑亭。
春云瞻紫气,夜月卷黄庭。
种竹堪扶老,栽松已伏苓。
何时解尘鞅,来写换鹅经。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仙游观紫云亭》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山色更深处”,展现了山景的深远与宁静,仿佛超脱尘世的仙境。"烧丹仍筑亭"暗指炼丹修道,同时也点出紫云亭的建设,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崇尚。
"春云瞻紫气",春天的云雾中似乎可见祥瑞的紫色气息,象征着仙人出没或道法高深。"夜月卷黄庭",夜晚月光洒在庭院,增添了神秘与清幽的氛围,可能暗示着诗人在此地研读道家经典。
"种竹堪扶老,栽松已伏苓",诗人通过种植竹子和松树,寓含了长寿与修炼之意,而松下茯苓则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追求。最后,"何时解尘鞅,来写换鹅经"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归隐山林,潜心修道的愿望,希望能有朝一日放下尘世事务,专心研读如《换鹅经》这样的道家典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浓厚的道教元素,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精神的追求。
青灯荧荧照空壁,绮窗月上莎鸡泣。
良人塞上远从军,独妾深闺长太息。
忆初痴小嫁君时,谓君不晚拥旌麾。
如何十载尚舆隶,东屯西戍长奔驰。
秋风戎马临关路,千里持矛关上去。
公家事急将令严,儿女私情那得顾。
恨妾不为金鞴靫,在君腰下随风埃。
恨妾不为龙泉剑,在君手内飞光燄。
慕君不得逐君行,翠袖斑斓空血染。
君不见重瞳凤驾游九疑,苍梧望断犹不归。
况今沙场征战地,千人同去几人回。
君回不回俱未见,妾心如石那可转。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代魏徵田舍翁词》【元·张宪】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https://shici.929r.com/shici/IyBsGT.html
长江亭亭桑落洲,一塔独傲蘋花秋。
边声已逐鼙鼓尽,水气欲挟渔榔浮。
谪仙骑鲸五柳老,真景变灭随沙鸥。
空馀秦筝与羌管,断续不洗琵琶愁。
玉堂小窗解苍佩,宴坐得意毫端收。
空青点云碧痕湿,方诸取月寒光流。
匡庐老人在何许,似觉颔首相迟留。
佳峰棱棱铁钩锁,寸树点点铜浮沤。
要知翰墨洒清气,俗子政尔劳雕锼。
秋泉山人息机事,青眼不与王公酬。
高张素壁凛太古,拟跨独鹤还矶头。
人生江湖在适意,底用绝俗埋林丘。
披图览古重叹息,天际杳霭疑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