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二敬义堂》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二敬义堂》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高台巨榜意何如,住此知非小丈夫。

浩气扩充无内外,肯誇心月夜同孤。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二)敬义堂》。诗中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高台巨榜之上的男子,他并非寻常之辈,而是有着非凡的见识与胸怀。诗中的“高台巨榜”象征着这位男子的高远志向和广阔的视野。他深知自己所处的位置与身份,并非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比拟。

接着,“住此知非小丈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位男子的不凡之处。他不仅居于高位,更懂得自己的价值与责任,不是那种目光短浅、自视甚高的普通人。这体现了诗人对主人公深邃内省、高瞻远瞩品质的高度赞赏。

“浩气扩充无内外”,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强大与宽广。这里的“浩气”指的是豪迈、壮阔的气势,它既包括了内在的精神力量,也涵盖了对外界的包容与接纳。这种浩气是无所不在、无边无际的,既不局限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不受限于外界的环境影响,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肯誇心月夜同孤”一句,表达了主人公不愿炫耀、追求虚名的态度。他并不在意夜晚如同孤独的心月般被人夸赞,而是更看重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句诗揭示了主人公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真善美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居住在高台巨榜之上、具有非凡见识与胸怀的男子形象,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与精神境界的赞美与向往。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不仅丰富了读者的审美体验,也引发了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席上戏赠写真龚士常

不写褒公与鄂公,却来吴下写吴翁。

衰容老眼都相似,独不能摸左耳聋。

(0)

题林廷振扇

前舟泊沙汀,早发不相待。

岸口树阴多,天边风色改。

抚几对青山,何须更沧海。

同时采珠人,今有几人在。

(0)

蚤秋即事仍前韵

晚来爽气动西山,便觉秋声在树间。

月暗候虫喧四璧,风传戍柝警重关。

仰观流火横天末,漫忆浮槎渺汉湾。

一雨及时成乐岁,村村贳酒棹歌还。

(0)

叠前韵答雪湖

莺啼蝉噪各乘时,属耳春蛙亦好奇。

车辙怒当矜尔勇,鱼池争聚许谁私。

骤随山雨惊雷急,缓共村鸡送晓迟。

心与地偏喧更寂,灯前呼纸漫裁诗。

(0)

人日纪兴用前韵

旧氛都共雪消除,新岁宜人瑞应初。

七日晴连元旦后,三阳泽布大寒馀。

花栽春胜浓妆綵,梅落风檐乱点书。

漫扫湖亭一登眺,海天云尽暮霞舒。

(0)

戈壁杂诗

沙枣不辞丑,白杨相竞高。

鸟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

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

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