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僧结栋何勤勤,殿合岧峣势欲奔。
秋洗江光浮绀瓦,山盘树影入青轩。
相逢未免同尘眼,何日安禅慰病魂。
欲借上方留一枕,梦随寒磬过天门。
岩僧结栋何勤勤,殿合岧峣势欲奔。
秋洗江光浮绀瓦,山盘树影入青轩。
相逢未免同尘眼,何日安禅慰病魂。
欲借上方留一枕,梦随寒磬过天门。
这首诗描绘了崇教院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禅修的向往。首联“岩僧结栋何勤勤,殿合岧峣势欲奔”以岩僧的辛勤劳作构建宏伟殿堂,展现出建筑的雄伟气势,仿佛要冲破云霄。颔联“秋洗江光浮绀瓦,山盘树影入青轩”则通过秋日江水洗涤后的光辉映照在深蓝色的瓦片上,以及山峦树木的阴影融入青色的轩窗,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的画面。颈联“相逢未免同尘眼,何日安禅慰病魂”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禅修生活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静心修行,抚慰内心的疲惫。尾联“欲借上方留一枕,梦随寒磬过天门”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崇教院的向往,想象着在高处借宿,让梦境随着寒冷的钟声穿越至天门之外,充满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崇教院景致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精神追求的双重欣赏。
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
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
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
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
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
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
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
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
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
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
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
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
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
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
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
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立春日偶书》【明·董纪】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https://shici.929r.com/shici/7hJ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