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木空濛翠接天,悬车路杪下烽烟。
须驱虎北冯金塔,更走龙南跨玉泉。
青草谷中兼得水,白云岩下尽堪田。
奔驰庶竭㳙埃报,心苦三陲版干前。
赤木空濛翠接天,悬车路杪下烽烟。
须驱虎北冯金塔,更走龙南跨玉泉。
青草谷中兼得水,白云岩下尽堪田。
奔驰庶竭㳙埃报,心苦三陲版干前。
这首诗描绘了赤木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在此地的静思。首句“赤木空濛翠接天”以“空濛”二字营造出山色迷蒙、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与天空相接,展现出赤木山的雄伟与生机。接着,“悬车路杪下烽烟”一句,通过“悬车路”和“烽烟”的对比,既展现了道路的险峻,又暗示了历史的痕迹,赋予了画面以时间的深度。
“须驱虎北冯金塔,更走龙南跨玉泉。”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的猛虎和龙形象化,表达了诗人想要征服自然、探索未知的决心。同时,“金塔”和“玉泉”作为地标性的存在,也象征着精神上的追求与目标。
“青草谷中兼得水,白云岩下尽堪田。”这两句描绘了赤木山的自然风光,青草覆盖的山谷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水,白云缭绕的岩石下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丰饶。
最后,“奔驰庶竭尘埃报,心苦三陲版干前。”表达了诗人虽历经艰辛,但依然渴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整首诗在描绘壮丽山景的同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