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伯量挽诗二首·其二》
《陈伯量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曹彦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

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

薄宦身常隔,高怀骨易仙。

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

(0)
注释
我:诗人自指。
晚惭:晚来感到惭愧。
初学:刚刚开始学习。
公才:对方的才华。
壮年:正值壮年时期。
同盟:结伴同行。
觉山寺:一座寺庙名。
共饮:一起饮用。
玉溪泉:玉溪边的泉水。
薄宦:官职卑微。
身常隔:经常分离。
高怀:高尚的情怀。
骨易仙:心境接近仙人。
伤心:心生悲伤。
风作恶:风势猛烈。
过湖船:渡湖的小船。
翻译
我深感自己学识浅薄,而您的才华正值壮年。
我们相约在觉山寺,共享玉溪清澈的泉水。
官职卑微使我们常常分离,高尚的情怀使我向往成仙。
凄凉的风吹得人心酸,无法帮助我划船度过湖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陈伯量所写的挽诗第二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陈伯量的敬仰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诗人自谦自己学识尚浅,而陈伯量却正值才华横溢的壮年时期,对比之下流露出对友人的钦佩。"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回忆两人曾一同在觉山寺共饮佳泉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薄宦身常隔",暗示了陈伯量可能因官职微小而生活奔波,与诗人少有相聚的机会。"高怀骨易仙",赞扬陈伯量高尚的情操,仿佛他的精神已接近仙人般超脱。然而,"伤心风作恶,不助过湖船",诗人感叹风势恶劣,未能帮助陈伯量顺利渡过难关,暗指友人的离世,令人悲痛不已。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哀而不伤的挽诗,通过描绘与陈伯量的交往和对其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去朋友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曹彦约

曹彦约
朝代:宋   字:简甫   号:昌谷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生辰:1157~1228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猜你喜欢

郭外春游

清风引游骑,出没翠崖间。

老树欹仍直,幽禽语自閒。

寻溪初得路,停策再看山。

却背斜阳去,严城欲上关。

(0)

吴辟疆以用韩退之山石韵见示依韵酬之

窥幽汲远穷渺微,与世背若东西飞。

老马龁草常苦瘦,蠹鱼食字宁能肥。

卿云迁愈去千载,强言我贵知者稀。

搜抉怪奇姑自娭,那知炊断来朝饥。

桐城吴君名父子,秦王真气惊牖扉。

肝鬲已作针磁吸,耳目尚隔烟雾霏。

斗文战艺日百合,短兵渠可斫重围。

嗟予薄游经岁载,沙尘滚滚缁征衣。

燕市屠狗不可作,胡为尘网犹绁鞿。

吴君吴君真健者,吾生舍子行安归。

(0)

书边事

日射之罘海气昏,蓬莱高阁黯潮痕。

青蒲竟折贤臣槛,碧血空归烈士魂。

方见失机诛马谡,旋传建节拜刘琨。

书生枉挟匡时策,短后衣难向戟门。

(0)

过洛阳赠文仲恭太守

久闻直谏伏青蒲,又见仁风被故都。

祈雨虔为民请命,论文閒共士摊书。

旧时荆国奸能辨,今日吴公治独殊。

私望岁寒珍晚节,有人秉笔在菰芦。

(0)

有感

蹉跎閒岁月,往事不堪论。

岂意终天恨,翻因受国恩。

修名愁未立,先业必思存。

读史怀韩范,忠清遗子孙。

(0)

野望

幽居一何适,独步倚空林。

远树喧山鹊,方塘拂水禽。

芰荷香送晚,藤蔓老成阴。

云壑藏萧寺,遥闻钟磬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