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射之罘海气昏,蓬莱高阁黯潮痕。
青蒲竟折贤臣槛,碧血空归烈士魂。
方见失机诛马谡,旋传建节拜刘琨。
书生枉挟匡时策,短后衣难向戟门。
日射之罘海气昏,蓬莱高阁黯潮痕。
青蒲竟折贤臣槛,碧血空归烈士魂。
方见失机诛马谡,旋传建节拜刘琨。
书生枉挟匡时策,短后衣难向戟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边边事的场景,以日光照射下的罘山和昏暗的海面为背景,暗示了战事的阴郁气氛。蓬莱高阁被潮水侵蚀,显示出边关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诗人借"青蒲竞折"象征贤臣被贬,"碧血空归"则寄托烈士壮志未酬的哀思。
接下来,诗人通过马谡失机和刘琨建节的典故,表达了对军事决策失误的批判,以及对忠诚勇猛将领的敬仰。然而,书生虽怀匡扶社稷之策,却因形势所迫,难以施展,只能穿着简陋的衣物,无法踏入威武的军门,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展现了作者对边疆局势的关注和对人才命运的感慨,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