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规思》
《子规思》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

野人听此坐惆怅,恐畏踏落东园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
táng / chéntáo

chūnshānjuānláinánjiāběijiā

réntīngzuòchóuchàngkǒngwèiluòdōngyuánhuā

注释
春山:春天的山岭。
杜鹃:杜鹃鸟。
来几日:来了多久。
夜啼:夜晚啼叫。
南家:南边人家。
北家:北边人家。
野人:乡村居民。
惆怅:感到忧郁或失落。
恐畏:担心害怕。
踏落:踩踏落下。
东园花:东边的花园里的花。
翻译
春天的山岭上,杜鹃鸟来了多久了呢?
它们夜晚在南边人家又飞到北边人家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野的景象,通过对杜鹃鸟叫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春山杜鹃来几日”表明时序已至,自然界生机勃勃,而杜鹃的叫声则是这一季节的标志,它的出现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夜晚杜鹃的啼叫,如同往昔生活的回响,让听者坐以惆怅,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南家复北家”则暗示了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涯,或许是诗人自己,也或许只是一个普遍的情感表达。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到一种不安和不定,正如夜间杜鹃啼叫引起的忧思。

最后两句“野人听此坐惆怅,恐畏踏落东园花”,则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这里的“野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或与他相通的人,他们在夜晚听到杜鹃啼叫时,便会陷入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回忆之中,感到一种坐以惆怅的情感状态。这份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害怕自己的脚步可能无意间踏坏了东园中的花朵,这里的“东园花”象征着往昔的美好和纯洁,是诗人内心深处不愿触碰和破坏的东西。

总体来说,陈陶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杜鹃叫声的描述,以及它给野人带来的情感反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生活漂泊无定状态下的不安与忧虑。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舟中述怀

饭了从容瞌睡禅,诗情涩似急滩船。

吟成欲附都人卖,又恐明时不值钱。

(0)

李廷圭墨

神物蟠髹麝溲煤,升元曾是进蓬莱。

玄光依旧能今日,谁信昌言己夜台。

(0)

招屈亭东酒一卮人生最苦远别离不须更折路傍柳君家门外青垂垂

阿亭学书才五经,阿孙学语才春莺。

乃翁去去莫回目,外有先生内有叔。

(0)

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

向来按部指秋期,子月登车我独迟。

双塔道傍观俗处,百泉庄上恤灾时。

烟昏导骑摇箶簶,灯暗痴童下扊扅。

不听讴歌听愁叹,何心工和壁间辞。

(0)

寒食暂出

一百五日上街头,半晴半雨天悠悠。

豪家出郭车争道,少妇当垆人上楼。

辇路暗生芳草远,御沟平瞰碧波流。

少年直把春偿酒,若个新诗纪胜游。

(0)

塞下曲二首·其一

关前衰草冷烟迷,关内骅骝十万蹄。

且喜年来边塞近,红闺不用梦辽西。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