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非复旧青徐,千载琅琊有故居。
歌舞漫悲漳水雀,风云犹忆汉江鱼。
隆中未竟生前略,箧里空藏去后书。
不尽英雄满襟泪,为君凭吊重踟蹰。
眼前非复旧青徐,千载琅琊有故居。
歌舞漫悲漳水雀,风云犹忆汉江鱼。
隆中未竟生前略,箧里空藏去后书。
不尽英雄满襟泪,为君凭吊重踟蹰。
此诗《南阳经武侯故宅(其一)》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对武侯故宅的追思,表达了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眼前非复旧青徐,千载琅琊有故居。”以时空转换的手法,描绘了武侯故宅历经千年,依旧保存着往日的痕迹,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
颔联“歌舞漫悲漳水雀,风云犹忆汉江鱼。”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武侯故宅的景象与历史人物的风华相联系,通过“漳水雀”和“汉江鱼”的形象,暗示了诸葛亮在政治舞台上的辉煌与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是在惋惜那些逝去的时光与英雄。
颈联“隆中未竟生前略,箧里空藏去后书。”进一步揭示了诸葛亮生前未完成的宏图大略,以及他去世后留下的书籍,这些都成为了后人研究与怀念他的重要资料。这一联既是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遗憾,也是对其智慧与贡献的肯定。
尾联“不尽英雄满襟泪,为君凭吊重踟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之情。面对武侯故宅,诗人不禁泪湿衣襟,久久不愿离去,这不仅是对诸葛亮的凭吊,也是对自己心中英雄梦想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对诸葛亮这位杰出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古之作。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
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
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
真境久寂寥,苍苔遁灵踪。
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
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
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
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
洪洞山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崄巇。
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
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