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铁网珊瑚图奉和黄鹤山樵赠范玉崖韵》
《题铁网珊瑚图奉和黄鹤山樵赠范玉崖韵》全文
元 / 李仁   形式: 古风

黄鹤山人多意气,真是高亭老仙子。

挥毫髣髴如有神,怪石嶙峋笔端起。

琅玕玉树生云根,画图夺得江南春。

迩来遨游东海上,持赠玉崖之高人。

两翁相逢遂倾倒,醉里不知天地老。

持竿共结沧洲期,一钓犹嫌六鳌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画卷。诗中以“黄鹤山人”与“范玉崖”两位高士的相遇为线索,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艺术的共同追求。

首句“黄鹤山人多意气”,开篇即点出黄鹤山人的豪迈气质,为整幅画面定下基调。接着,“真是高亭老仙子”一句,将黄鹤山人比作仙人,进一步渲染其超凡脱俗的形象。随后,“挥毫髣髴如有神”描绘了黄鹤山人在创作时的神妙状态,仿佛笔下的世界皆由神灵所赋予,充满了神秘与创造力。

“怪石嶙峋笔端起”则具体展示了黄鹤山人的绘画技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怪石嶙峋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纸上。接下来,“琅玕玉树生云根,画图夺得江南春”两句,不仅赞美了画作的精美,更暗示了黄鹤山人作品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能将江南的春色尽收眼底。

“迩来遨游东海上,持赠玉崖之高人”表明黄鹤山人近期游历东海,将自己精心创作的画作赠予范玉崖,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而“两翁相逢遂倾倒,醉里不知天地老”则描绘了两位高士相遇后的喜悦与陶醉,似乎在酒香与艺术的交融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持竿共结沧洲期,一钓犹嫌六鳌小”表达了黄鹤山人与范玉崖相约于水边,共同垂钓,即使面对巨大的六鳌(传说中的大鱼),也觉得不够过瘾,彰显了他们对自然与艺术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黄鹤山人与范玉崖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及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仁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至日·其二

日上扶桑晓色红,闭门慵似杜陵翁。

干戈送老甘人下,江海生春尚客中。

雪尽南枝开大庾,天回北斗挂空同。

试倾百斛芜城酒,未叹飘零两鬓蓬。

(0)

奉寄崔伯恭左丞

武林城下捷书回,郡县遥知次第开。

一柱危擎南极正,三江远阻北人来。

讴歌复见唐虞德,匡济深期管葛才。

东阁几时陪笑语,云间夜夜仰中台。

(0)

剪韭轩

三韭行厨亦浪誇,傍人犹笑庾郎奢。

春宵翠截山中叶,腊月黄分雪后芽。

野饭犹能留上客,侯鲭岂复到贫家。

盘中一箸青丝细,绝胜芜菁散作花。

(0)

题山水四景·其二

青林五月不知暑,玉女晒衣中夜雨。

客至清谈酒更添,白杨梅熟荐吴盐。

(0)

述怀

浩荡三十年,如萍寄沧海。

起为太学师,一日扬光彩。

迢收赴中都,送客纷云蔼。

名惭相国知,礼感亲王侍。

徘徊未得去,忽复朱颜改。

诏许江南归,青山草堂在。

放浪黄牛村,犹瞻金马门。

适性讵非乐,扪心空自论。

田翁四五人,共忘乡相尊。

把酒酬殳基,白石今犹存。

天寒落松影,岁久生苔痕。

试求金光草,超然事幽讨。

依稀顾况台,寂莫钱王道。

东门叹黄犬,税驾胡不早。

长歌归去来,吾从鹿门老。

(0)

次韵张师广助教登雨花台·其一

行行出城南,登高望三丘。

雉堞壮天居,宫殿若云浮。

星分斗牛野,水合江汉流。

苍然淮上山,聚米当马头。

气已无朔漠,人今冠中州。

慷慨忆当时,远近开朱楼。

仙人翠羽帐,王母珊瑚钩。

貂蝉霭七贵,车马从五侯。

光辉互照耀,气意何绸缪。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