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面面?窗虚,楼上惟藏万卷书。
满架芸香春煖后,隔林灯火夜凉初。
鹿门尚想庞公宅,盘谷犹怀李愿居。
久别云林无限思,公馀重忆看新图。
南楼面面?窗虚,楼上惟藏万卷书。
满架芸香春煖后,隔林灯火夜凉初。
鹿门尚想庞公宅,盘谷犹怀李愿居。
久别云林无限思,公馀重忆看新图。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雅之气的画卷。首句“南楼面面?窗虚”,以“南楼”为背景,通过“面面?窗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暗示了书楼的所在之处远离尘嚣,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接着,“楼上惟藏万卷书”一句,直接点明了书楼的核心——藏书。这不仅展现了主人丰富的学识和对文化的热爱,也预示着读者将在此处体验到知识的海洋与精神的滋养。
“满架芸香春煖后,隔林灯火夜凉初”两句,运用了细腻的对比手法。春暖花开之后,书架上弥漫着淡淡的芸草香气,象征着知识与自然的融合;而夜幕降临,远处的灯火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温暖,仿佛是知识之光穿透了黑暗,指引着求知者前行的道路。
“鹿门尚想庞公宅,盘谷犹怀李愿居”则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庞公与李愿都是历史上的隐士,他们的故事被传颂,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在这里,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久别云林无限思,公馀重忆看新图”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久别云林(可能指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公务之余,对新知识、新图景的渴望与期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不断探索、学习、成长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楼环境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充满个人情感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知识、自然与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承明持橐倦徂年,自陜分符得近关。
人物风流二南后,山河形势两周间。
莫嗟落魄书犹白,共许优游鬓未斑。
数醉申湖好风月,传车行且趣君还。
中庭两佳树,密叶如翠帷。
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
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
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
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
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
前日俱远别,梦中每难期。
何言一堂上,相与同宴嬉。
幸勿卑陋巷,陋巷何独卑。
幸勿辞樽酒,樽酒安足辞。
君看笼中禽,亦有山林思。
习习不如意,焉用文章为。
君寻古人物,信有陵谷悲。
扰扰不自适,会为后世嗤。
促节无窄袖,缓歌逐鸣丝。
自美亦自恶,贵贱吾不知。
纵谈剧虚舟,快饮若漏卮。
人生但如此,为乐自一时。
谁言冬夜长,俛仰星汉移。
念无千金寿,愧子勤称诗。
茅茨一亩宫,生理备委曲。
鸡豚自古昔,豢养随世俗。
凿垣安其栖,幼长何碌碌。
旦出四散飞,暮还相从宿。
颇哀鸿鹄辈,饮啄不充腹。
何事万里游,羁旅伤局促。
衣冠相妩媚,庭庑更追逐。
未悟粪土非,岂知稻粱辱。
物理常有此,人情苦不足。
安见避世翁,颓然卧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