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树下二首·其一》
《树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中庭两佳树,密叶如翠帷。

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

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

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

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

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庭院中两株佳树的深情观察与感悟。诗中以“中庭两佳树,密叶如翠帷”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树木茂盛、绿叶繁密的景象,仿佛是用翠绿的帷幕装饰着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擢干一何高,铺阴被前墀”两句,通过对比树木的高度与它投下的阴影,展现了树木的挺拔与慷慨,它们不仅高耸入云,还为前方的台阶提供了遮阳的阴凉,体现了树木对周围环境的贡献与关怀。

“清风自翩翻,正昼无炎曦”则进一步渲染了树木带来的清凉与舒适,即使是在炎热的白昼,清风拂面,如同置身于凉爽之地,远离酷热。

“拱揖在我前,我常往参之。隐几旦复暮,卷书坐忘疲”表达了诗人对这两棵树的亲近与依赖,他常常在树下休息,读书,甚至忘记了疲劳,可见树木不仅是物理上的庇护所,更是心灵的慰藉。

“安知非华屋,聊以庇荫为”一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树木价值的深刻理解,它们虽然看似平凡,却能提供避暑的阴凉,就像豪华的房屋一样,给人带来舒适与安宁。

最后,“瑶室陨帝辛,璧台丧周姬。由来灭亡祸,不为草野施。偃仰更何顾,欣欢方在兹”则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上的帝王宫殿最终衰败的例子,强调了事物的兴衰无常,但树木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却能永恒地存在,给予人们持续的庇护与欢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简朴、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树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夜泊镆铘城

江水春逾阔,山云夕更深。

移舟沙树底,拄杖古城阴。

鸿雁搀人去,蛟龙入夜吟。

故园双泪眼,拭断更沾襟。

(0)

江南曲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

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

姑今年老,鸣声呜呜。声呜呜,良可哀。

生而不能养,死当何时回?死而不回,呜呜良可哀。

(0)

朝天宫观方道士所画三山图三首·其三

方壶少小学为仙,笔底三山岂偶然。

见说麻姑头总白,不知何用得长年。

(0)

南京口号五首·其一

君王观阙倚天开,画出金山复壮哉。

率土再瞻龙虎气,高台还见凤凰来。

(0)

陪陈应奉诸公宴马氏西园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

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

(0)

马氏西园宴别吴进士善卿

竹阴连水屋,荷气集池台。

南国佳人去,西园高宴开。

好风因树起,新月渡河来。

别后江潭上,离肠日九回。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