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汉亭》
《临汉亭》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危亭俯绝岸,汉水望天表。

遥源泻金穴,高浪灌朱鸟。

纡馀转荆楚,万里合浩渺。

谁知嶓冢下,悸然如带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临汉亭俯瞰汉水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

首句“危亭俯绝岸”,描绘了临汉亭建于高处,向下俯瞰陡峭的岸边,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氛围。接着,“汉水望天表”进一步强调了汉水的辽阔与深远,仿佛能直达天际,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遥源泻金穴,高浪灌朱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汉水的源头比作金色的源泉,其水流如同金色的液体倾泻而出;而高高的波浪则像是灌满了红色的鸟儿,形象地描绘了水势之大,波澜壮阔的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水的动态美,也融入了诗人对色彩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纡馀转荆楚,万里合浩渺”则从空间上扩展了视野,描述了汉水蜿蜒曲折,穿越荆楚大地,最终汇入广阔的天地间,形成一片浩渺无垠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了汉水的长度和宽度,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知嶓冢下,悸然如带小”以反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对汉水源头——嶓冢山的感慨。在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观面前,即使是壮丽的嶓冢山也显得微不足道,突出了自然之伟大与人类之渺小的主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汉水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过智海呈陈无已

暂展经奁试茗芽,共怜日日困尘沙。
木鱼梦觉响晴景,铁凤雨余翔落霞。
漠漠清香萦暮竹,萧萧宴几近幽花。
道人槌拂总无用,身世俱忘鬓已华。

(0)

怀谨常三首

今晨讵复懒,要与阿戎谈。
寒温今且置,竟论后三三。

(0)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

王孙吾辈人,著身一云壑。
五斗炊官仓,糟丘初不恶。
天公亦好奇,与著寻山屩。
大笑杜陵翁,不嗔驴失脚。
一来看都梁,几见胡雁泊。
吾昔边头归,淮南秋水落。
白鱼能许肥,宿昔鱠叶薄。
枨香已思侬,吴虀真可作。
谁言会面初,晤语如有昨。
丹青可尽年,此事要商略。

(0)

予谪居荆南赋诗百余篇书为两轴丙戍夏泛舟归

三年放逐臣,今复得归去。
梦已到南徐,船回正鸣橹。

(0)

知府毛公显谟以诗宠还书轴谨次严韵以叙拳拳

天边叠巘云涛外,南人启齿北人怪。
给事笔力鼎可找,九鼎初如一毛细。
曲肱左省清梦余,长江拍拍天一隅。
后车聊载高阳徒,行复持被承明庐。
即今司业谁姓苏,还能办人酒钱无。
生憎枯槁屈大夫,金盘鱠缕日可须。
公也慎莫言归欤,英姿要作凌烟图。

(0)

周介然所惠石铫取水瀹茶

吾人老怀丘壑情,洗君石铫盱眙城。
要煎淮水作蟹眼,饭饱睡魔聊一醒。
僧伽孤塔何亭亭,试唤僧伽真肯应。
拟向山阳买白菜,团炉烂煮北湖羹。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