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
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
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
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虚空借得作身,万象相随为伴。
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
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
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系列中的第三十三首。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空灵而深邃的画面。"虚空借得作身",形象地表达了禅者超越世俗,将自我融入虚空的境地,暗示了修行者的超然存在。"万象相随为伴",则意味着禅者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心境开阔。
"纵横人道十成,点检谁知一半",揭示了禅者对人生道路的洞察,认为尽管看似通达世事,但真正的领悟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一半,体现了禅宗的内省和谦逊。接下来的"看看青山峥嵘,白云零乱",通过描绘山峰峻峭和白云飘荡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禅者的超脱与宁静。
最后两句"里许牧童归未归,铁牛一掣金绳断"富有象征意义,牧童代表尘世生活,"归未归"暗示着是否能从轮回中解脱;"铁牛一掣金绳断"则寓言般地表达,通过顿悟或解脱,可以斩断束缚心灵的执着,达到心灵自由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意描绘了禅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历程,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禅宗美学的独特魅力。
清晨骑马去,日色照高岑。
路入青松密,山盘紫甸深。
石门开净界,天阙抱祇林。
南国遗踪在,西方累劫沉。
诸天窥色相,双树长禅心。
宝塔怜孤眺,花岩爱远寻。
年多残碣积,坛覆白云阴。
定后幡无影,斋时户有禽。
炉烟参宿霭,经梵送馀音。
池上泉浮钵,亭前地布金。
随缘诠密义,适意散幽襟。
期尔皈依处,空山携玉琴。
朝望吴都城,夕入吴都郭。
目送三江流,心怀五湖乐。
吴都郭外阊门西,阊门女儿娇欲啼。
锦屏朱户唱桃叶,青丝玉壶唤客提。
皋桥泰娘年十七,起舞持杯向人泣。
揽环掩袂不胜情,自说吴都异前日。
忆昔吴王都此邦,馆娃宫中兰麝香。
三千珠翠空成队,十二金钗谩作行。
梧桐园中梧叶秋,西风飒飒吴王愁。
黄金白璧竟何在,昨日红颜今白头。
可怜不特繁华事,富贵看成草头露。
故国山河今已非,姑苏台前鹿麋路。
劝君对酒莫言归,华堂一曲白纻衣。
千年往事如流水,且向尊前醉落晖。
结发窥山笥,冥心睹河编。
怀奇信所遇,戒游及兹年。
芙蓉控韶郡,石室飞云烟。
发鞍度兰坂,緤鞚披萝阡。
岩幽路回转,涧曲泉连涓。
高岭既郁律,遥林复绵芊。
霏霏阴涧合,蔼蔼阳条鲜。
暖日丽韶石,绪风流浈川。
周览盈徙倚,长谣缔延缘。
愧匪尚平适,久钦康乐贤。
自非恋嘉苗,曾是怀灵荃。
阰兰已堪结,洲莽亦可搴。
美人迥不至,何由布中悁。
日夕空伫立,咏言白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