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窥山笥,冥心睹河编。
怀奇信所遇,戒游及兹年。
芙蓉控韶郡,石室飞云烟。
发鞍度兰坂,緤鞚披萝阡。
岩幽路回转,涧曲泉连涓。
高岭既郁律,遥林复绵芊。
霏霏阴涧合,蔼蔼阳条鲜。
暖日丽韶石,绪风流浈川。
周览盈徙倚,长谣缔延缘。
愧匪尚平适,久钦康乐贤。
自非恋嘉苗,曾是怀灵荃。
阰兰已堪结,洲莽亦可搴。
美人迥不至,何由布中悁。
日夕空伫立,咏言白驹篇。
结发窥山笥,冥心睹河编。
怀奇信所遇,戒游及兹年。
芙蓉控韶郡,石室飞云烟。
发鞍度兰坂,緤鞚披萝阡。
岩幽路回转,涧曲泉连涓。
高岭既郁律,遥林复绵芊。
霏霏阴涧合,蔼蔼阳条鲜。
暖日丽韶石,绪风流浈川。
周览盈徙倚,长谣缔延缘。
愧匪尚平适,久钦康乐贤。
自非恋嘉苗,曾是怀灵荃。
阰兰已堪结,洲莽亦可搴。
美人迥不至,何由布中悁。
日夕空伫立,咏言白驹篇。
此诗为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登芙蓉山》。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芙蓉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
开篇“结发窥山笥,冥心睹河编”两句,以“窥”、“睹”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探索之心。接着“怀奇信所遇,戒游及兹年”,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登山之旅的期待与慎重态度。
“芙蓉控韶郡,石室飞云烟”描绘了芙蓉山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山峰如芙蓉般挺拔,石室在云烟中若隐若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接下来的“发鞍度兰坂,緤鞚披萝阡”则描述了登山的过程,鞍马、兰坂、萝阡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行旅图景。
“岩幽路回转,涧曲泉连涓”、“高岭既郁律,遥林复绵芊”、“霏霏阴涧合,蔼蔼阳条鲜”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岩石的幽静、溪涧的曲折、高岭的郁郁葱葱以及阳光下生机勃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暖日丽韶石,绪风流浈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山石之美与微风拂过浈川的轻柔,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周览盈徙倚,长谣缔延缘”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美景的尽情欣赏与赞美,通过“周览”、“徙倚”、“长谣”等词语,展现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之美的状态。
最后,“愧匪尚平适,久钦康乐贤”两句,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志趣与追求。
“自非恋嘉苗,曾是怀灵荃”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并非仅仅出于物质的欲望,而是出于心灵的渴望。
“阰兰已堪结,洲莽亦可搴”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采摘兰花的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尊重。
“美人迥不至,何由布中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但又感到难以实现的无奈与忧愁。
“日夕空伫立,咏言白驹篇”结尾处,诗人站在夕阳下,独自吟诵着关于时光流逝的诗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登山诗。
今之诗伯溪上翁,六年为郡声隆崇。
一清如水比泉德,馀兴却慕茶仙风。
贪夫见公不自省,公眼白兮心非瞢。
诗来遣吏问茶法,茶法酒法将无同。
酒成曲糵过乃敝,酒之甘苦茶淡浓。
竹炉石鼎文具耳,妙手只在调和中。
大才于物无不可,岂以一艺称诗工。
何时鼎鼐入公手,汉室行徵黄次公。
惠山泉上节屡驻,甘棠勿伐何丛丛。
公虽爱酒不如晋,茶乎谁许唐人仝。
二泉山人爱泉者,欲茶每与山僧假。
芝歌未已复茶歌,共喜山中得风雅。
饮公醇者西坡笃,读书茶经犹不足。
烹煎未解吾何言,愿乞吴翁为君告。
吾泉上人不欲多,西推山瀑东江波。
仲尼饮水别无法,此味不知今若何。
《次王郡公煎茶行》【明·邵宝】今之诗伯溪上翁,六年为郡声隆崇。一清如水比泉德,馀兴却慕茶仙风。贪夫见公不自省,公眼白兮心非瞢。诗来遣吏问茶法,茶法酒法将无同。酒成曲糵过乃敝,酒之甘苦茶淡浓。竹炉石鼎文具耳,妙手只在调和中。大才于物无不可,岂以一艺称诗工。何时鼎鼐入公手,汉室行徵黄次公。惠山泉上节屡驻,甘棠勿伐何丛丛。公虽爱酒不如晋,茶乎谁许唐人仝。二泉山人爱泉者,欲茶每与山僧假。芝歌未已复茶歌,共喜山中得风雅。饮公醇者西坡笃,读书茶经犹不足。烹煎未解吾何言,愿乞吴翁为君告。吾泉上人不欲多,西推山瀑东江波。仲尼饮水别无法,此味不知今若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PMUT9KUq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