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
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
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
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
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
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
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
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
此诗以“题关滋圃《延龄瑞菊图》”为题,由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慈母与幼子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画面,同时借菊花之喻,寓意长寿与吉祥。
首联“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通过描绘一位九旬高龄的母亲和她六旬的儿子共同举杯庆祝的情景,展现了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的美好氛围。斑衣,古代一种绣有花纹的礼服,此处象征着母亲的尊贵身份和家庭的荣耀。
颔联“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形象的刻画。靖海长城,比喻母亲如同守护国家的长城一般,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循陔老圃,则暗示母亲在家庭中辛勤耕耘,用心培育下一代,如同园丁照料花朵般细心。
颈联“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母亲的品质。浥露英含,象征母亲如同清晨露珠滋润树木一样,默默奉献,滋养着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傲霜花艳,则表达了母亲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尾联“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层面,表达了对母亲的尊敬和对国家的忠诚。八座,古代官职名,这里泛指朝廷或国家。君恩问,意味着国家对母亲的关怀和尊重。旌节江东指日移,可能是指母亲的品德和智慧影响深远,如同旌节(古代官印)一般,不仅在江东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敬仰和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慈母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寓意深刻的自然景象的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青女凌波楚江冷,庭前一叶鸣金井。
砧杵谁家试夹衣,西风搅碎芦花影。
呼童折取篱下金,旋汲山泉注古瓶。
细哦七字延秋色,寒香似欠东园清。
江上子牟怀魏阙,离情一动肠千结。
急呼斗酒破霜螯,楚月不碍西湖月。
黄头子,捩柁听吾语。
三老驾三翼,叠鼓峭帆看风色。
一千水,归黄河,世无客星泛灵槎。
恒河水,波斯匿王母将去,六十年间成坏故。
性无生灭河水似,黄面瞿昙以筏谕。
长淮水,一箭许,边城白骨多于土。
年年调舟已成泥,寿蔡孤城付朝暮。
岷江汉源天上来,一夕不保如风埃。
重庆今为天下首,汉中不复言规恢。
朽木为舟土为楫,白波如山水皆立。
当时商家畚筑子,梦里撑船济川去。
只今无梦岂无舟,水浅都非泊舟处。
炉穟无风直,灯莲有月娇。
我常占乐岁,人自看元宵。
印信烽烟息,光辉玉烛调。
平生笑徼福,今夕为民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