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金山寺》
《题金山寺》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

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

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

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明本的《题金山寺》,以金山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江边夜景。诗中的“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雨岸船”两句,巧妙地将金山寺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仿佛金山寺从江面升起,楼台倒映在雨后的江面上,与远处的船只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月到中宵成白昼,浪翻平地作青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月亮高悬,照亮了整个江面,使得夜晚如同白昼一般明亮;波涛翻滚,仿佛将天空倒映在了江水中,形成了一片青天。这种景象既壮观又神秘,给人以无限遐想。

“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寺内的宁静与和谐。塔铃随风轻轻摇曳,似乎在低语,而滩石在细浪的轻抚下,形成了完美的圆形,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又和谐。

最后,“龙化楚人来听法,手擎珠献不论钱”两句,不仅增添了神话色彩,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说中,龙化身为楚人前来听佛法,他们双手捧着珍珠,表示对佛法的敬仰,却并不求取任何回报。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佛教的慈悲与平等,也体现了诗人对金山寺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情感,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满江红.和锡鬯吴大帝庙下作

遗庙江东,旧日是、紫髯天下。

英魂在、灵风梦雨,卷旗飘瓦。

师子雄才原足惜,孝廉妩媚还能霸。

笑周郎、帷幄虑偏长,忘中夏。羞铜雀,东风借。

军衣白,艨艟驾。彼孙刘之睦,姻盟何假。

自惜江山吴子国,于今父老新丰社。

听石头、战鼓似寒潮,空城打。

(0)

卖花声.秋夜

风紧纸窗鸣。秋气凄清。淡云笼月未分明。

雨点疏如残夜漏,滴到三更。无计破愁城。

梦断魂惊。一天黄叶雁纵横。

不待成霜霜满鬓,短发星星。

(0)

蝶恋花

晚晴天似残妆面。雨湿斜阳,红活燕支暖。

捧出银盘鸾镜满。几点疏星依约、圆涡浅。

竹气荷香吹缓缓。今夜纱橱,人似微云倦。

悄向池边偷蘸眼。莲叶风摇鸳梦、双魂颤。

(0)

翠楼吟.七夕

壁月依弦,琼梭掷锦,星期好逢秋霁。

银河低渺渺,又何事离愁兜起。画屏无睡。

定细数虬壶,频占鹊喜。天如水。

夜深听说,巧云新缀。此际。

应笑神仙,几聘钱输了,艳悰迢递。

玉箫声渐歇,知伊处瓜筵收未。风前露底。

待灵匹年年,绡衣孤倚。

湘帘外,晓寒吹雨,滴离人泪。

(0)

风蝶令

住近鸳鸯渡,生憎鸂鶒溪。夕阳花影不曾迷。

听说门前一架、粉蔷薇。了鸟黄金锁,重鸾翡翠帷。

夜深无梦好相依。羡煞流萤飞近、画罗衣。

(0)

摊破浣溪沙

听彻当筵爱爱歌。闹红香国懒经过。

昨夜蓝桥绿底事,又风波。

乍讳笑言添寂寞,故藏心事巧腾挪。

经月兰屏银烛下,泪痕多。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