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还乡厌蕨薇,伥伥自叹欲畴依。
门庭不扫稀迎客,砧杵无声未赎衣。
达士共知生是赘,古人尝谓死为归。
耕畴幸可期中熟,又报残蝗接翅飞。
白首还乡厌蕨薇,伥伥自叹欲畴依。
门庭不扫稀迎客,砧杵无声未赎衣。
达士共知生是赘,古人尝谓死为归。
耕畴幸可期中熟,又报残蝗接翅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寓叹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归乡后的落寞与无奈之情。首句“白首还乡厌蕨薇”,描绘了诗人年迈归乡,对故乡的日常生活感到厌倦,蕨薇象征简朴生活,反映出他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次句“伥伥自叹欲畴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所依靠,流露出孤独和失落。
第三句“门庭不扫稀迎客”,写出了诗人疏于应酬,门庭冷落,暗示了他心境的孤寂。第四句“砧杵无声未赎衣”,进一步渲染了家境的贫寒,连衣物都无法及时更换,生活困顿可见一斑。
第五、六句“达士共知生是赘,古人尝谓死为归”,诗人以哲人的角度看待生死,认为生如赘疣,不如回归自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最后一句“耕畴幸可期中熟,又报残蝗接翅飞”,诗人期盼丰收,但又面临蝗灾侵扰,寓意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恨行云、特地高寒,牢笼好梦不定。
婉娩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画阑深,碧窗静。
一树瑶花可怜影。低映。怕月明照见,青禽相并。
素衾正冷。又寒香、枕上薰愁醒。
甚银床霜冻,山童未起,谁汲墙阴井。
玉笙残,锦书迥。应是多情道薄幸。争肯。
便等闲孤负,西湖春兴。
半世游从,到处逢迎,惟尔曲生。
喜一尊乘兴,时居乐土,三杯有力,能破愁城。
岂料前欢,俱成后患,深悔从来见不明。
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恨与谁评。请生亟退休停。
更说甚、浊贤与圣清。
论伐人心性,蛾眉非惨,烁人骨髓,鸩毒犹轻。
裂爵焚觞,弃壶毁榼,交绝何须出恶声。
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
旅食京华,蜀道天难,邯郸梦回。
笑白衣苍狗,悠悠无定,黄尘赤日,扰扰何为。
长铗休弹,瑶琴时鼓,倦鸟谁教强去来。
衡门下,幸良辰良友,同酒同诗。功名少壮为期。
柰身外升沉自不知。
算人间难得,还丹大药,山中尽有,老树清溪。
蕙帐云空,石田苔满,应被山灵怪去迟。
春来也,向故园回首,归去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