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徘徊别汉宫,胡沙万里入春风。
丰容绝世身难赎,一顾惊天遇未穷。
沥血苌弘空化碧,蔽谗正则枉怀忠。
贞臣正色蒙知少,欺隐何须怨画工。
光影徘徊别汉宫,胡沙万里入春风。
丰容绝世身难赎,一顾惊天遇未穷。
沥血苌弘空化碧,蔽谗正则枉怀忠。
贞臣正色蒙知少,欺隐何须怨画工。
这首诗名为《明妃》,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曾寿。诗中描绘了王昭君离宫远嫁胡地的情景,光影交错,仿佛在告别繁华的汉宫,而她将面对万里胡沙的艰辛。诗人赞美了昭君的美貌和非凡气质,即使身处困境,也无法用财富赎回,她的回眸一笑足以惊动天地。
接下来,诗人借用了苌弘化碧的典故,表达昭君的忠诚与冤屈,她的忠贞不渝并未得到公正对待,反而被误解和排挤。最后,诗人感慨像昭君这样的忠贞之士,其正直品性并未被世人广泛理解,甚至遭受了画工的恶意描绘,表达了对昭君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明妃形象的细腻刻画,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对公正与理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