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渚雁新下,坏墙蛩夜吟。
庭莎欲无色,园树不成阴。
沾洒孤臣泪,驰驱壮士心。
明朝镜中发,饱受雪霜侵。
寒渚雁新下,坏墙蛩夜吟。
庭莎欲无色,园树不成阴。
沾洒孤臣泪,驰驱壮士心。
明朝镜中发,饱受雪霜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晚》,通过对寒渚、雁鸣、坏墙、蟋蟀声、庭莎、园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秋日傍晚的凄清与萧瑟。"寒渚雁新下"写出了大雁在冷清的水边刚刚落下,渲染出季节的转换和孤独的氛围;"坏墙蛩夜吟"则以深夜的蟋蟀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虑。
"庭莎欲无色,园树不成阴"进一步描绘了庭院的荒凉,莎草失去了生机,树木也未能形成浓密的树荫,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落寞。"沾洒孤臣泪,驰驱壮士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忠臣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泪水与壮志交织,情感深沉。
最后两句"明朝镜中发,饱受雪霜侵"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他预见自己如镜中的白发,将饱受岁月和生活的艰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陆游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个人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