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村晚望》
《江村晚望》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江上孤村日欲斜,秋光淡淡渺天涯。

几多田舍隐林薄,三两渔舟出荻花。

归路负樵劳息树,乱流浴马怒喷沙。

凭谁剪出机中素,图入人间富贵家。

(0)
鉴赏

这首《江村晚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黄昏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晚景图。

首句“江上孤村日欲斜”,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江边的小村庄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预示着一天的结束。接着,“秋光淡淡渺天涯”一句,通过“淡淡”的秋光和“渺”字,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又空旷的意境,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感受到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宁静。

“几多田舍隐林薄,三两渔舟出荻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风光。田舍隐于密林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而远处的渔舟从荻花丛中缓缓驶出,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之美。

“归路负樵劳息树,乱流浴马怒喷沙”则转向对人物活动的描写。砍柴的人沿着归途,劳累地倚靠在树旁休息;而河边的马儿在乱流中洗浴,水花四溅,场面生动有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劳动场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凭谁剪出机中素,图入人间富贵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想象着有人能将这美丽的江村晚景编织成布料,让这份宁静与美好成为富贵人家的装饰,寄托了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江村晚望》通过对江边黄昏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金丹诗诀·其三十三

气入丹田养白鸦,斯时方日结黄芽。

华池神水含明月,取得刀圭大似麻。

(0)

颂古五首·其四

千尺丝轮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0)

尘外亭

宁饮山中泉,勿食城中米。

尘埃苦着人,何翅虱与蚁。

爬搔十指秃,败褐未易洗。

缅怀佳公子,珠璧不受浼。

藏身着幽处,阖户谢纨绮。

君看罗曲旃,何似容燕几。

不辜文字眼,未负钟鼎耳。

长安游侠窟,未晚看参觜。

纷纷万马蹄,门外自千里。

(0)

送王周士

病欲驰驱转不宜,只今筋力十分衰。

平生轗轲老更甚,此去艰难心自知。

苛痒未除妨摄念,交游虽近废论诗。

明年更欲寻公去,同上衡山过九疑。

(0)

晋大宁四年王敦自武昌下屯于湖明年六月敦将举兵内向明帝微行至于湖阴察其营垒而去唐温庭筠作湖阴曲盖为此也后汉王霸之孙改封芜湖吴时此地称于湖或称芜湖察其营垒则姑熟之西初无湖阴又且于湖乃芜湖也张文潜有于湖曲广其意追和焉

琅琊初渡秦淮水,外托奸雄抗胡垒。

白头欻发问鼎新,十万锐师同日起。

旌旗蔽江衔舳舻,卸帆钩堑屯于湖。

云昏雾惨恣诛杀,电激风奔传指呼。

谋狂虑逆天夺魄,昼梦环营日五色。

巴滇骏马去如飞,始遣轻兵索行客。

黄须英特神所怜,舍旁老妪留宝鞭。

宝鞭玩贼伫俄顷,野陌尘断生青烟。

石城战士争愤泣,君王试敌曾深入。

累累金印取封侯,忍瞰上流借馀力。

际山暴骨真可哀,向来胜负安在哉。

至今秋晚渔樵地,雨洗渍血空苍苔。

(0)

送王提举赴淮东七首·其二

君如暑伏冰,所至自清静。

翛然接新秋,已复天地性。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