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邓中斋侍郎》
《挽邓中斋侍郎》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海上青油檄,城中白发簪。

百年重得老,万事独馀心。

过客门嗤雁,遐荒字抵金。

平生俱莫料,造物意何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诜为悼念邓中斋侍郎所作,通过描绘海上的檄文与城中的白发,以及对百年老年的感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一生的追忆。

首句“海上青油檄”以“青油檄”象征邓中斋侍郎的政绩与声望,暗示其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和深远影响。海上的背景则赋予了这份功绩一种宏大的历史感,仿佛其政绩如同波涛般广布四方。

次句“城中白发簪”则转而描绘邓中斋侍郎晚年的生活状态,以“白发簪”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城中的背景则与前句的“海上”形成对比,强调了从辉煌的官场生涯到平静的老年生活的转变。

接下来的“百年重得老,万事独馀心”两句,是对邓中斋侍郎一生的总结。通过“百年”与“万事”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复杂经历的感慨。同时,“重得老”与“独馀心”则突出了邓中斋侍郎在晚年时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面对岁月的无情,仍能保持自我,坚守初心。

“过客门嗤雁,遐荒字抵金”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邓中斋侍郎的名声比作“嗤雁”,即如雁群般广泛传播,又比作“字抵金”,即价值连城,以此来赞美邓中斋侍郎的影响力和声誉。同时,“过客门嗤雁”也暗示了邓中斋侍郎在世时的广泛交往和深远影响。

最后,“平生俱莫料,造物意何深”表达了对邓中斋侍郎一生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平生俱莫料”这句话,诗人感叹邓中斋侍郎的一生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数,而“造物意何深”则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敬畏与不解,同时也蕴含着对邓中斋侍郎一生所体现的智慧与坚韧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中斋侍郎生平的回顾与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政治成就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晚出西郭口号

风尘冉冉策青骊,草际凉风感鬓丝。

绿水数湾通獬豸,碧城一带守熊罴。

傍河野艇分沙嘴,落日寒蝉抱柳枝。

司马赋成尊酒尽,凌云缥渺是何时。

(0)

高座寺

四百南朝寺,犹余高座名。

桫椤花落处,满院碧苔生。

石径分茶社,云峰閟磬声。

上方无客到,趺坐豁羁情。

(0)

出门四章送伯兄之扬州·其三

出门出门路千里,回首白云云瀰瀰。

昔也陟岵复陟屺,今瞻屺岵埋雾里。

只身谁复念游子,涕泪天涯泻江水。

高树有鸟声啾啾,挟子巢栖居上头。

(0)

烈山

川末见秋山,浮波一点石。

独留万古青,拄破长江白。

我生爱探奇,浩荡寻绝迹。

采药步层阿,隋钟到仙宅。

境静云鸟来,崖幽松竹积。

何异蓬岛居,地隔红尘色。

吾愿结吾庐,栖迟此岩壁。

(0)

舅氏内翰公招同念亭卜太史野集赋呈

春山沐春雨,静女整烟鬟。

浅草宜趺坐,明霞助醉颜。

花随村断续,萍逐水弯环。

十丈红尘里,谁当似此间。

(0)

将赴江左早发长清行二百里宿宁阳简同行阿广庭农部·其一

回首华阳观,钟声杳不闻。

随人山叠叠,辞树叶纷纷。

欲渡西江水,初离东岱云。

年来离绪在,联辔话斜曛。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